原创 沮授是曹操求而不得的人才,但袁绍为何不听他的建议?真相很复杂
创始人
2025-09-23 23:04:57
0

沮授这个人,很多人其实并没有真正读懂,甚至可以说没能彻底理解他的为人和处事。

大多数人的印象是:沮授是一位顶尖的谋士,给袁绍出过许多绝妙主意,但袁绍却都没采纳,导致官渡之战惨败,袁绍的霸业也随之破灭。更重要的是,他誓死不降曹操,选择为袁绍集团殉葬。因此,他被看作既有才华又忠诚坚定的好手下。

然而,这种认知既不全面,也不够深入,甚至可以说是误读。沮授确实有才,但他的攻击性和破坏力也极强,袁绍不采纳他的建议,实际上是有合理理由的。不仅袁绍不信任他,绝大多数领导者也不会重用他。他拒绝曹操并被杀,也未必完全是忠于袁绍,背后另有隐情。

那么,真实的沮授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的经历对我们又有何启示呢?

沮授(生卒不详,卒于200年),是冀州广平人。大家务必记住他的籍贯,后面会派上用场。沮授出身冀州显赫世家,家族在当地有很高的声望和势力。

东汉时期的官员选拔有两种主要途径:举孝廉和举茂才。举孝廉由中央推选,选拔范围广泛,且入选者仕途通常无上限;举茂才则多由郡县推举,属于专业型选拔,名额稀少,通常只能在地方任职。不论哪种,重要指标名额基本被世家子弟内部垄断。

沮授能够通过举茂才进入仕途,说明其家族在冀州有着不俗的人脉和实力。

汉灵帝时期,沮授先后任州别驾、两县县令,之后担任冀州牧韩馥的别驾,官至骑都尉,走的是“领导秘书”这条官场路线。

191年,袁绍想干大事,但缺启动资金,于是找到袁家的老门生韩馥。袁绍像“借壳上市”般请求托管冀州,韩馥虽心有不满,但碍于袁绍势力强大,在颍川荀谌等人的调解下,最终同意了将冀州托付给袁绍。

然而,这种“托管”让冀州本土士族很不爽。他们是韩馥集团的元老和既得利益者,怎么可能乐意接受外来势力袁绍的接管?沮授与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等人极力劝阻韩馥,力主抵制袁绍:“若他胡来,我们冀州百万壮士,定让他找不着北,断粮绝食饿死他。”

韩馥苦笑不得,只能顺从现实,将冀州交给袁绍。

袁绍轻松拿下冀州后,对本土势力很讲究,及时招揽像沮授这样的关键人物,任命他为别驾。袁绍谦逊地请教沮授:“今欲共安社稷,何以匡济?”给了沮授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

沮授的答复浓缩为一句话:“据河北而取天下”,即立足河北,聚集四州人才和百万军队,在西京迎驾复兴宗庙,号令天下。这战略思路合理,实则效仿了汉光武帝刘秀统一天下的路线,也与袁绍原有战略一致。

袁绍因此重用沮授,任其监军、奋威将军,实质上掌军中纪检大权,迅速进入核心圈。袁绍集团中,“田丰之外,莫忠于授”。

195年,汉献帝逃亡至河东,沮授建议袁绍迎天子以令不臣,但颍川士族郭图、淳于琼反对,认为迎天子弊多利少,且难以驾驭。袁绍权衡后放弃,曹操抢先迎接汉献帝,并成功以此壮大势力。

袁绍失败后,这件事常被指责,但实际上袁绍放弃“挟天子”策略并非全无道理。

袁绍在与公孙瓒对决中胜出,几乎占据冀州、幽州、青州、并州四州,事业蒸蒸日上。为了分管政务,袁绍让长子袁谭领青州,次子袁熙领幽州,外甥高干领并州,幼子袁尚留守冀州。

沮授认为诸子分立必生祸端,接班人应一人独大,避免权力分散。但袁绍未采纳,结果袁谭与袁尚争位爆发内斗,沮授此预言得到印证。

官渡战前夕,袁绍拟攻曹操,沮授劝持久战,提出“三年疲曹”策略:在黎阳驻军,渐占河南,筑舟修械,分遣精骑骚扰边陲,使曹操粮草断绝,最终使其疲惫不堪。

郭图反对,主张速战速决,认为袁绍兵力强大,轻易可破曹操。

沮授与郭图争执不休,双方言辞激烈。袁绍最终选择出兵攻曹,且郭图告状沮授权力过大,建议削减其兵权,袁绍采纳,将监军权分为三部分,分别由沮授、郭图、淳于琼掌管。

沮授失去部分权力后心生不满,战前聚族人散财,四处散布悲观言论,令军心动摇,甚至连亲弟弟沮宗都不同意他的做法。

官渡之战中,袁绍派颜良攻打刘延,沮授反对颜良独立领军,但袁绍不听,颜良最终被关羽斩杀。

袁绍渡黄河时,沮授建议分兵攻击曹操,但未被采纳。他还对袁绍表示悲观,称自己不知道会死在哪里,并以病辞官,袁绍因此将其余部队交由郭图统领。

袁绍大败后,沮授未能北逃被俘。曹操因旧识欲收降他,口头恭维,承诺重用。沮授却表示全家性命系于袁绍手中,若真为其好,应当杀了他。曹操感叹“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暂时安置沮授养伤。

不久沮授密谋返回河北,计划失败被杀。

看完这些,大家或许觉得沮授才华横溢又忠诚,可袁绍却昏庸。其实并非如此,历史没那么简单。

为何开篇强调沮授是河北士族?这点关键。袁绍麾下八大谋士中,河北人三人,南阳人两人,颍川人三人,实为势力与利益平衡的缩影。袁绍若想据河北为基地,不得不重用河北本土势力,也要顾及南阳和颍川代表。

因此,说袁绍不识人才导致荀彧、郭嘉等人跑曹操,是不公平的。袁绍集团就像大型企业,虽然广纳贤才,却无法满足所有人才诉求,人才流失难免。

袁绍事业红火时,南阳、颍川、河北三派合作无间,待利益蛋糕越大,分配越难,内耗难免。

别以为沮授只是个“无冕之才”。他确实聪明,但私心重,心胸狭隘,袁绍对他态度理所当然。

先看沮授的“入职考试”答卷,“据河北而取天下”的战略其实袁绍早已心知肚明,不是沮授一人高明。

再看“挟天子以令不臣”,别因曹操成功就认为袁绍失败是错。郭图反对也有道理:袁绍不需要借助汉献帝牌子,他曾支持幽州牧刘虞,间接否定汉献帝合法性;且家族曾被董卓操控的汉朝迫害,心存芥蒂;挟天子策略是一把双刃剑,曹操因此背负汉贼骂名。

袁绍很多骂名多因失败被后人加诸,沮授被神话实属反证逻辑。

再说沮授关于诸子分立的主张。袁绍死后兄弟相争虽属事实,但袁绍安排本无大错。袁谭早被过继,法理上无继承权,袁绍选择更偏爱的袁尚作为接班人没错。且将儿子和外甥分管四州,安置亲信合理。若无家族人才,袁绍怎能防范外来觊觎?

袁绍集团最终被内乱拖垮,是政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唐朝末年,华北地区形成了三个强藩势力,分别由汴州的朱温、河东的李克用、凤翔的李茂贞控制。尽管李克用的...
原创 被... 朋友们,今天咱聊聊明朝一位相当有故事,却常被大伙忽视的皇帝 —— 朱祁钰。您可能会纳闷,朱祁钰?这谁...
原创 为... 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仿佛经历了一场“休克”,甚至曾有过与西方合作、当“小弟”的想法。然而,尽管俄罗...
原创 皖... 1941年1月,蒋介石发起了皖南事变,由此引发了新四军惨遭国民党八万大军围攻的悲惨局面。在这场战斗中...
历史可阅读、文化可感知、业态可... 央视网消息:吉林长春有一条叫“新民大街”的主干道,这条始建于1933年,全长1445米的街道是全国重...
大黄鸭邂逅新质生产力,华强北成... 今秋,国际知名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携其最新艺术乐园《大黄鸭...
明代最有名的雅集画 明代最有名的雅集画是《惠山茶会图》,明代文征明绘,纵21.9厘米,横 67 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听专家讲历史 | “点秋香”的... 听专家讲历史 “点秋香”的真是唐伯虎吗?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长丰县图书馆开展听专家讲历史系列...
“中·新艺术名家联展”在新加坡... 中新网9月23日电 今年是中国与新加坡建交35周年,“中·新艺术名家联展”23日在新加坡开幕。本次展...
云南省博物馆“上新”VR体验展... 中新网昆明7月23日电 (罗婕)正值暑期,云南省博物馆迎来参观热潮。23日,由该馆出品的VR沉浸式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