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官员张翀:多次大胆上谏,因大礼议事件触怒嘉靖,贬官外放!
创始人
2025-09-23 12:31:22
0

张翀是明朝中期的一位官员,出生在潼川。他在正德六年考中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之后调任刑科给事中。期间因病请假回乡,待身体康复后被重新召回任职,并晋升为户科给事中。

嘉靖皇帝继位后,下诏禁止地方向皇宫进献额外的贡品。然而,次年,中都镇守宦官张阳仍向宫廷献上了新产的茶叶。礼部官员本打算严格执行皇帝的命令,阻止这一进贡行为,但嘉靖皇帝却改变了主意,不同意制止。对此,张翀感到十分不满,便上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陛下刚刚颁布的诏书尚未见干,便出现了反悔的情况,这样会给百官怎样的印象?他们只会把政令当儿戏,随意翻弄。而张阳名义上是进贡茶叶,实际上却可能夹带其他物品。如果各地纷纷效仿,这种局面不知会发展成何种程度。希望陛下能够遵守自己颁布的诏书。”

尽管张翀的言辞中肯,嘉靖皇帝依然不予采纳。

当时,宁夏每年进贡的红花给当地百姓和军民带来了很大困扰;而内外的镇守官员在上任后也大多会献马谢恩给皇帝。张翀因此上书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并指出这些情况。然而,尽管嘉靖皇帝承认了张翀的观点,他还是没有采取实际行动。

不久后,张翀再次上书,这次他提到宦官镇守四方一事,指出这并非太祖、太宗皇帝的传统做法,而是景泰皇帝在国家多难时临时应对的措施。他说:“景泰皇帝当时采取此举,是因为国家危急,认为宦官是朝廷的内部人员,能够迅速到宫中报告事态。但当年宁王朱宸濠叛乱时,负责镇守的太监反而帮助他做恶,这表明内臣是否可靠值得深思。”他进一步指出,在和平时期,宦官们享受着奢华的生活,却对民众疾苦视而不见,甚至在国家动荡时袖手旁观。因此,他建议应尽早裁撤这些宦官。

虽然嘉靖皇帝对此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但张翀的提案为日后的变革奠定了基础。最终,张孚敬成为内阁首辅时,果断推行了撤销各地镇守宦官的政策,这一举措实际上正是张翀最早提出的。

经过多次晋升,张翀最终成为了礼科都给事中。嘉靖二年冬季,嘉靖皇帝命令宦官前往苏州、杭州督办织造,但这一命令遭遇了满朝文官的反对。张翀和同僚张原等人一起上书提出异议,尽管嘉靖皇帝并未采纳他们的意见,但也未因此治罪。

到嘉靖三年三月,嘉靖皇帝受桂萼建议,打算为其生父兴献帝立庙,张翀再次与其他官员一同上书反对。嘉靖皇帝对此大为震怒,认为他们党同伐异,危害政事,命令扣发他们的官俸作为惩罚。

此后,张翀又协助尚书乔宇等人上书,争论是否应在宫廷中为兴献帝立庙,而嘉靖皇帝专门下诏对他们进行了批评。随着时间推移,嘉靖皇帝的想法愈加坚定,力图推尊其生父兴献帝为皇考,同时将孝宗皇帝改为皇伯考。对此,张翀等人忧心忡忡,屡次带领宦官在左顺门跪地请愿。然而,嘉靖皇帝愈发怒不可遏,最终将各部门的负责人以及相关官员逮捕,其中包括张翀。张翀被押入皇家监狱,并很快遭到廷杖惩罚,随后被贬往瞿塘卫充军。

张翀在瞿塘卫度过了十多年艰难的流放生涯,直至东宫册立太子时,他才得以根据恩典返回故乡。可惜,张翀回到故乡后不久便去世,结束了他的一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之战爆发,这场战争成为蜀汉命运的转折点。本来威震华夏的关羽,在此战中未能...
原创 韩... 刘邦之所以能战胜项羽,自己也总结过:“我会用人”。而项羽,虽然号称“万人敌”,但他并没有真正治国安民...
原创 西... 受到民间文学的深远影响,普遍流传着周朝最伟大的功臣是姜尚的说法,甚至有“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
原创 “... 1948年冬季,中共高层在西柏坡紧锣密鼓地准备与驻守北平的敌军指挥官傅作义展开一场决定性的战斗。倘若...
原创 5... 仁川登陆之后,麦克阿瑟指挥的“联合国军”迅速越过了三八线,向北推进,前锋甚至抵达了鸭绿江边。为了保卫...
原创 他... 这是关于朱文正的一段传奇,他在战场上力挫陈友谅的百万大军,然而,最终却死于朱元璋的囚禁。更令人称奇的...
原创 吞... 1161年冬月,长江北岸杀声震天。金帝完颜亮亲率六十万大军南征,重装铁浮屠如钢铁壁垒般推进,宋军防线...
原创 清... 清朝入关后,将八旗军队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驻扎在京城,称为“京营八旗”或“京旗”;另一部分则分散驻...
原创 逃... 在明朝的民间史书记载里,朱允炆并未如官方记载那样身亡,而是秘密隐居,过着隐秘的生活。 当年他从南...
原创 从... 袁绍崛起与北方四州的掌控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这一曾经的十八路诸侯联盟的盟主,凭借精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