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吉布提,位于非洲之角,这个小小的国家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它位于红海与亚丁湾交界处,控制着通往苏伊士运河的航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然而,尽管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吉布提的经济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却始终未见起色。尽管西方国家屡次介入,提供了不少援助,但吉布提的困境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直到中国的介入,才让这个贫穷的国家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成就也成了吉布提总统伊斯梅尔·奥马尔·盖莱(简写盖莱)常挂嘴边的话题。
一、吉布提是个怎样的国家?
吉布提的国土面积较小,约为2.3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00万,尽管如此,它却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理位置。吉布提被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所环绕,处在红海与苏伊士运河的关键航道上,这意味着每年大量的商船都必须经过这里。因此,吉布提自殖民时代以来就一直是各国争夺的焦点。法国最早在此建立殖民统治,随后美国、日本、意大利甚至中国等国相继在这里设立了军事基地。照理说,既然如此多的国际大国关注,吉布提应该早已富裕起来,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直到21世纪初,吉布提依然是非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其人均GDP长期徘徊在2000美元左右,失业率高得令人担忧,超过40%的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为何会这样?原因相当复杂。一方面,吉布提自然条件不佳,长期的干旱、缺水及贫瘠的土地使得农业难以为继,工业更是几乎没有发展。另一方面,殖民历史遗留下的许多问题也依然困扰着国家。独立后,政府治理能力薄弱,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赖港口租金和外国援助来维持生计。
在这种情况下,吉布提想要自力更生几乎不可能,必须依赖外部援助。然而,外援的效果如何呢?我们可以从西方援助的实际效果来看看。
二、西方援助:100年未见成效
西方国家对吉布提的援助可以追溯到法国的殖民时期。19世纪70年代,法国占领了吉布提,并将其作为军事和贸易的重要据点。独立后,法国仍未完全撤离,继续保留了军事基地,并每年支付吉布提一笔租金。此外,美国自2001年起在吉布提建立了勒莫尼耶军营,主要负责反恐及监控红海航线。按理说,这些基地应该能为吉布提带来相当的经济收益,但现实却并非如此。
1. 援助的偏差
西方国家的援助主要集中在军事和人道主义领域。军事上,法国和美国每年支付的基地租金加起来可达数千万美元,例如,美国每年向吉布提支付约6300万美元,法国则支付大约3000万美元。然而,这些资金大多数并未真正惠及普通民众。人道主义援助也不乏粮食、药品和难民救助,但这些只是“救急不救穷”,无法根本解决吉布提的经济困境。吉布提需要的是投资、就业机会以及产业的多元化,而西方在这一方面几乎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持。
2. 经济增长缓慢
通过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吉布提经济增长的缓慢。自1977年独立以来,吉布提接受西方援助几十年,然而其GDP的年均增长率仅在2-3%左右,有时甚至更低。2000年,吉布提的GDP为8.5亿美元,到2010年也仅增长至约10亿美元,增长速度缓慢,令人焦虑。贫困率方面,2002年为42%,到了2012年,依然高达41%。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年轻人只能依靠救济或者通过非法途径到国外打工。这些现象表明,西方的援助并未推动吉布提的经济发展,吉布提依旧停留在“依靠外援与基地租金生存”的阶段。
3. 援助为何未见成效?
西方援助未能改变吉布提命运的原因并不单一。首先,西方援助往往带有自身利益考量,法国和美国关注的更多是军事利益,而非吉布提的经济繁荣。援助项目通常短期化,像是修建学校、道路等,然而缺乏后续的支持与维护。其次,吉布提本身的能力有限,政府腐败,效率低下,许多援助款项被浪费或挪用。最后,西方国家将吉布提视为一个“战略工具”,并未真正希望其成为经济强国。即便过去一百年,吉布提依旧未能摆脱贫困的困境。
三、中国的介入:三年翻转西方100年未成的局面
自2011年起,中国开始大规模介入吉布提的援助和投资,并与西方援助的方式截然不同。中国不仅提供资金,还引入项目、技术和真正的合作。在中国援助的这三年里,吉布提的变化有多大?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1. 基础设施的巨大提升
中国援助的重点是吉布提最为匮乏的基础设施。从2011年开始,中国便着手建设连接吉布提与埃塞俄比亚的亚吉铁路,全长750公里,于2018年正式通车。这条铁路使得货物运输时间从几天缩短为几小时,运输成本大幅降低。此外,多哈雷港于2017年建成,投资金额达到5.8亿美元,这个港口成为东非地区最现代化的港口之一,年吞吐量可达700万吨,大大提升了吉布提的物流能力。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改善了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还为吉布提创造了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
2. 经济数据的亮眼表现
自中国开始介入吉布提以来,经济数据呈现出令人惊喜的增长。从2011年到2015年,吉布提的GDP增长率从原来的3%左右,飙升至6%以上。2015年,吉布提的GDP已达到17亿美元,较2010年几乎翻了一番。到2020年,吉布提的GDP突破了30亿美元,贫困率也明显下降,2017年降至20%以下,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15到2018年间,吉布提的经济表现是过去几十年来最为强劲的。
3. 就业与人才的红利
中国的援助不仅带来了资金,还带来了技术。以亚吉铁路和多哈雷港为例,建设过程中,中国企业培训了大量吉布提工人,帮助他们掌握机械操作、设备维护等技能,这些工人成为了吉布提的技术骨干,工资水平大幅提升。同时,中国还在吉布提援建了学校和医院,派遣专家进行当地技术人才的培训。如今,吉布提的教育水平和健康指标相较于十年前有了显著提高。
四、为何中国能够成功,西方却未能有效推动发展?
中国与西方的援助模式存在明显差异,正是这种差距造成了两者在吉布提的截然不同的效果。
1. 援助模式的差异
西方援助的重点是“给鱼”,主要是针对短期急需的救助,项目也相对零散。而中国则更注重“教渔”,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吉布提发展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命脉。铁路、港口这些基础设施项目,不仅能提供即时的工作岗位,还能带动经济发展几十年,远远超过了短期的援助。
2. 高效的执行力
中国的援助项目以其高效的执行速度著称。亚吉铁路和多哈雷港项目,虽然在西方国家看来可能需要数十年才能完成,但中国仅用了短短数年时间就成功交付,展现出其强大的组织和执行能力。这一效率与中国政府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密不可分。
3. 援助目的的差异
西方国家在援助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