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代养80万八旗、绿营尚且吃力,明代为何能供养近300万的军队?
创始人
2025-09-23 09:03:16
0

在清代的财政支出中,军费占据了最大的比重。以乾隆时期为例,当时全国的年收入大约为4000万两,其中有近2800万两用于军费支出,占据了70%的比例。这些开销主要用于维持日常的军队运作,并不包括在战时时期的额外费用。

熟悉清代历史的读者都知道,清朝的常备军大约保持在80万人的规模,其中20万是八旗军,60万是绿营军。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家每年养一个士兵的平均开销约为350两。

然而,明代的情况与清代大相径庭。明朝的军队数量大约是清代的三倍以上,从明朝初年到末期,军队人数大致在200万到300万之间。如果按照清代的标准计算,明代的军费支出将是一个庞大的天文数字,至少得达到7000万两。然而,明代的财政收入远远不如清代,显然国家并不具备如此庞大的财力。那么问题来了,清代需要耗费如此巨额的资金来供养80万军队,明代如何能支撑起300万军队?

明代的军队主要分为京营、边防军和地方卫所军三个部分,且随着历史时期的变化,军队的规模也有所不同。永乐时期的军队数量最大,接近270万;而洪武时期大约为150万,明中期至明末,军队数量则稳定在250万到300万之间。

京营的规模在永乐时期大幅扩张,达到近80万人。但在土木堡之变后,京营数量急剧下降。直到嘉靖年间,京营的规模才逐渐恢复接近永乐时期的水平。

边防军的主要任务是防御来自蒙古的威胁,这些部队驻扎在长城沿线的九边地区,包括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宁夏、固原和甘肃九镇。自永乐年间起,九镇的兵力一直在变化,最少时约为50万,最多时超过80万。综合来看,九镇的军队数量在任何时候都不低于70万。

在各个直省的都司与行都司下,地方卫所的军队数量也非常庞大,至少在账面上,这些军队的数量加起来接近120万。

虽然明代人口接近6000万,但接近300万的军队数量,依然显得有些过高。明太祖朱元璋作为一位农民出身的帝王,他在创建国家和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发明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屯田制,以保障庞大军队的供养。

明代的屯田制度非常复杂,其中对军队影响最大的是军屯和商屯。洪武时期,地方各卫所由于军费开支巨大,朱元璋推行了军屯制度,要求士兵们通过耕种土地来维持自给自足的生活。

可以说,明代的军屯制度相当成功。当时的卫所军队几乎完全不依赖朝廷财政支持,有些军屯甚至能够向户部上缴一定数量的粮食。与此同时,九边地区的重镇也实行了军屯制度,尽管这些地方土地荒凉,粮食产出有限,未必能够完全自给,但朝廷对这些地区的额外补助并不算太多。以宣大镇为例,嘉靖年间驻扎着12万士兵,而朝廷每年为其拨款的军费仅有20多万两。

然而,进入明中期后,军屯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军费开支日益增大。为了应对这一困境,朝廷推行了“开中法”,即鼓励商人向边疆地区运送粮食,并为商人提供盐引作为补偿。这个措施不仅解决了粮食运输问题,还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开支,特别是长途运输的费用,尤其是九边地区的军费来源,从此主要依赖“开中法”得以维持。

在明代的军队体系中,唯一不依赖地方生产的就是京营。不过如前所述,在长时间内,京营的不足也能通过军屯来补充,朝廷再为其提供一些资金,就能维持京营的开销。所以,最终需要朝廷财政直接支出的军队数量并没有达到300万,实际上与清代的军队数量相差无几。

相较于明代的军队,清代的八旗和绿营军队没有实行军屯制度,整个80万军队的开销完全依赖国家财政的拨款。此外,清代士兵的军饷水平也远远高于明代。例如,在康熙时期,京师八旗的前锋、护军和领催的月饷为4两,马甲和匠役为3两,而驻防的八旗兵月饷也大约为2.5两;而绿营士兵的月饷最低为1.5两,此外他们还会得到不同数量的口粮,数量从每年30石到12石不等。

可以看出,清代养活一个士兵的开销是极其庞大的。如果以京师八旗的士兵为例,其工资待遇几乎可以与七品知县相媲美。相比之下,明代的兵丁军饷就要低得多,一般士兵的月饷不到1两,口粮也远低于清代。

这种差异主要源于两朝的财政收入。了解明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张居正推行的新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增长,但他去世时,国家的存银仅为400多万两,这已经是当时非常可观的数字。与此相对,清代从雍正末年至道光初年,户部存银从未低于2000万两,乾隆时期更是突破了8000万两的大关。

综上所述,虽然明代的军队人数远超过清代,但由于制度上的差异,明代通过军屯等方式能够有效地控制军费支出。只是到了明末,国家财政收入不足,最终导致了军费危机,并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家喜欢喝茶的原因是什么?长期... 有谁像我这样茶痴呢?老妈说下辈子都吃不完 喜欢喝茶,每天都喝茶极少喝白开水,每天早上起来吃完早餐就泡...
郭松龄和姜登选有哪些恩怨?为何... 郭松龄和姜登选都是张作霖座下奉系五虎大将,是张作霖在军阀混战期间极为信任的人,然而从品行上来说,都不...
国宝四次被盗,差点被溥仪带到日... 1950年,东北博物馆(今辽宁省博物馆)的仓库里,工人们正清理着积压的旧物。一堆被视为“无用”的破烂...
大清铜币户部当制钱十文的历史文... 在中国近代货币史上,清代机制铜币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大清铜币户部当制钱十文"因其精美的铸造工艺、丰...
他是牺牲时年龄最小的中共一大代... 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唯一的中学生代表,三次被捕,两次入狱,牺牲时,年仅...
原创 1... 在二十世纪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湖南永州有一个鼎鼎有名的唐家。这一唐家不仅家境显赫,还有着举足轻重的影...
西域都护府博物馆变身暑期历史课... 暑期以来,新疆轮台县西域都护府博物馆参观者络绎不绝,成为学生研学的热门目的地。据统计,自今年5月18...
从纪录片《古代时间简史》看古人... 在古代,人们是如何认识时间的? 纪录片《古代时间简史》讲述了古代中国人认识时间、记录时间、测量时间、...
湖南科技学院学子在第十九届中国... 红网时刻新闻9月23日讯(通讯员 付星星 向薛峰)近日,第十九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获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 中新网北京7月22日电 (杨程晨 王朝东)记者21日从国家民委获悉,由国家民委指导、民族文化宫策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