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特务刘志钦,在民国时候没少杀害进步人士,因此随着中国大陆的解放,刘志钦躲到了乡下——刘志钦这样级别的特务,当然去不了宝岛,所以只能自谋出路。而刘志钦最终被相关部门发现行踪,其实是因为酒后的一个细节。
当然,仔细想想,似乎又是性格问题。
1、刘志钦早年经历
刘志钦生于清朝宣统三年(西元1911年)的江苏徐州。刘志钦属于纨绔子弟。不过,刘志钦有父母托举,所以刘志钦长大后,父母出资给刘志钦在当地保安团买了个工作。
当然有的作者在提到刘志钦的早年生涯,把刘志钦描述成民团。其实这两者有个不同。
民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乱世阶段。所以民国时期的武装情况比较复杂。在城市,存在军队和警察来维持秩序。而村镇地区和县城,则存在官方发起的保安团。这保安团可以视为地方武装。而民团属于乡绅土豪出资成立的。
当然,保安团和民团的战斗力也不大一样。保安团一般可以参与剿匪。比如电视剧《关中往事》就有这样的细节。而民团则弱很多。
刘志钦家里是地主,刘家家主有钱口袋,因此更需要以枪护财。而刘志钦参加了保安团以后,更是靠着自家的势力,成了当地的祸害人物。
2、感到末路
当然说到这可能很多人会感到好奇:刘志钦参加保安团,好像和军统不搭界。
事情还得从1937年说起。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双方开打没多久,中日双方在徐州进行大规模会战,这就是抗战史上的徐州会战。
日本军队在付出一定的伤亡以后,占领了徐州。徐州的民国官僚组团逃离。对于徐州“变天”的情况,刘志钦感到受不了:这倒不是因为刘志钦有什么民族大义,而是觉得日本人来了,自己人上人的地位没了——当然,说到这有人要说了,一个保安团的头目,怎么就“人上人”了?其实刘志钦觉得,能欺男霸女,就叫“人上人”。
所以刘志钦带着搜刮来的钱财抵达国统区。并且通过运作,认识了军统高官,被吸收到军统部门——当然所谓的运作,就是有钱+投机钻营。
之后刘志钦因为积极打压进步人士,最终被提拔做了军统的官员。此时的刘志钦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在徐州自己是大人物,到了重庆,自己依旧是老百姓惹不起的存在。
终于到了1949年,刘志钦发现麻烦大了——因为多年来,刘志钦害死太多进步人士,甚至重庆解放前夕,刘志钦还在渣滓洞和白公馆疯狂杀戮进步人士——很多渣滓洞历史上的负面历史,刘志钦都积极参与。
所以,对于新社会,刘志钦不愿意接受,但又无力抗拒——毕竟,刘志钦虽然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但是这只是针对老百姓而言,在GMD官僚的体系里,他只是一个虾米。所以,刘志钦当然去不了宝岛。
刘志钦感到末路。
3、刘志钦被捕
刘志钦的太太老家在重庆农村,而且,刘太太N年都没回老家,所以老家压根不知道刘志钦夫妇的职业。所以刘太太觉得,不如去重庆乡下躲起来。刘太太回到村里声称:如今城里日子不好过,所以回家打算种地——毕竟,刘志钦是军统特务,伪造一个身份也不难。
一开始刘志钦装普通农民,因此村里的乡民并没怀疑刘志钦有啥问题。但是刘志钦性格有个大毛病:那就是爱显摆、爱炫耀。因此面对身边的乡民,自己总感觉憋屈。因此时间久了,和乡民熟悉以后,有一次喝酒喝多了,在酒精刺激下,刘志钦对乡民炫耀自己在民国那会儿是当官的,而且还是军方的人。
那时候很多乡民没见过世面。因此对于刘志钦的说法,乡民流露出一种不大相信的神情。
刚才说了,这个刘志钦的性格是爱炫耀、爱显摆,这种人的特点就是爱面子。刘志钦一看乡民不相信自己的话,于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专业度,就当着乡民的面踢正步。
乡民于是确定,这刘志钦不是吹牛。同时也怀疑这刘志钦是个危险人物。因此有乡民把刘志钦的情况举报给了相关部门。
之后刘志钦很快被捕,并在1950年4月被处决。
4、结语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
刘志钦被捕,是因为自己爱虚荣的性格,但其实,刘志钦走上不归路,其实也和性格以及心术不正有关。
因此,一个人想要一辈子平稳度过,就一定要注意行得正坐得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