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萧嵩:不要叫我绣花枕,我曾拯救大唐帝国,唐玄宗将我用错了地方
创始人
2025-09-22 07:31:11
0

历史开讲:萧嵩的宰相生涯

萧嵩曾担任大唐帝国的宰相,且正是那个“群英荟萃”的时代的宰相。然而,他虽然努力工作了五年,但最终却遭到唐玄宗的冷评——“徒有虚表”。这个评价似乎是对萧嵩一番无情的打击,意味着他外表光鲜,但内里却空洞无物,形同一件精美的绣花枕头。

萧嵩的背景可谓显赫,继承了南梁萧氏皇族的优良血统,身形高大,容貌俊朗,且常常以美须髯示人,他的外貌和气质总能在群体中脱颖而出,堪称一位“大帅哥”。但即便如此,他的才华却被讥笑为空洞无物,成为了“徒有虚表”的代表人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唐玄宗是一位有文化底蕴的皇帝,言辞向来谨慎,直接下这样的恶评实属罕见,尤其考虑到萧嵩与唐玄宗之间还存在亲戚关系——每次与萧夫人见面时,唐玄宗总是礼貌称其“亲家母”,表现得极为亲近。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唐玄宗失去了风度,给予萧嵩如此恶意的评价呢?

事情的起因是在唐玄宗准备提升苏頲为宰相时,他委托中书舍人萧嵩起草诏书。然而,当萧嵩呈上草稿后,唐玄宗看到其中用词——“国之瑰宝”时皱起了眉头。唐玄宗敏锐地注意到,“瑰”字容易引发避讳,因为苏頲的父亲正名为苏瑰。于是,唐玄宗要求改换词语,而萧嵩在急匆匆中匆忙表示会立刻修改,然而唐玄宗却命令他当场修改。

萧嵩心中一惊,因为他从小便不擅长书写,起草诏书对于他而言简直如同一次“当堂考试”,尤其是在没有时间准备的情况下。而且,这个草诏还是由他下属代笔完成的。如果让他当场修改,这无异于让他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面对一场巨大的考验。

萧嵩一时手足无措,冷汗直流,笔端僵硬,根本写不出一个字。唐玄宗感到困惑,觉得仅仅是简单的改动,为什么如此认真?他便决定先去后宫走一趟,给萧嵩更多的时间。等唐玄宗回来时,萧嵩已经离开了,草稿留在案桌上。唐玄宗拿起草稿一看,满脸愠色:萧嵩仅将“瑰”字改成了“珍”字,其它的字一字未动,简直令人无语。原本以为会是篇辞章优美的文书,结果却发现萧嵩只是敷衍了事,所谓“徒有虚表”也就此揭开了序幕。

这一事件被记载在《明皇杂录》里,但其中的可信度有待商榷。很可能是当时张说麾下文学士的恶搞之作。事实上,萧嵩并非唯一遭到讽刺的人,连李林甫也被戏谑为“弄璋宰相”,萧炅则被嘲笑为“伏猎侍郎”。草诏作为中书舍人职务的一项核心工作,要求有一定的文笔和书写能力。若萧嵩的文字功底真如他所表现的那样,恐怕无法担当这一重任。虽然他确实比那些科班出身的官员逊色,但显然他在其他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才干。

萧嵩的提携者——宰相姚崇,是开元时期的顶尖名相,姚崇看中的人显然不会是普通之辈。事实上,在萧嵩默默无闻的早年,他就曾得到了算命师夏荣的青睐。夏荣曾在一次相面中预言,萧嵩会在十年后成为位极人臣,并且会有显赫的一门。而且,萧嵩的确没有辜负姚崇的提携。

萧嵩真正的亮眼时刻出现在开元十五年。那一年,唐玄宗收到紧急战报,吐蕃军队攻破了瓜州,河西节度使王君的生命被夺,河西陷入危局。若不及时解决,西域将失,河西、陇右将成为吐蕃的牧场,长安则成为他们的私人宝库。面对如此严重的危机,唐玄宗决定任命萧嵩为河西节度使,亲自出征抗击吐蕃。

您以为唐玄宗会让一个空有外表的宰相去指挥这场生死存亡的战斗吗?萧嵩的表现远远超出了唐玄宗的预期。让我们来看看萧嵩如何从一个“绣花枕头”蜕变为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官。

1. 选才与任用

一位成功的领导者,最重要的就是识人之明。萧嵩在挑选人才方面有着独特的眼光,他重点提拔了四位年轻人,分别是裴宽、郭虚己、牛仙客和张守珪。虽然这些人的名气并不显赫,职位也并不高,但他们在之后都成为了大唐的栋梁之才,在各条战线上为帝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萧嵩对于人才的选拔并不拘泥于名声、资历或者学历,而是更注重实际表现和潜力。他看到张守珪时,他并未被其当时职位的低微所困扰,而是看中了他的能力。张守珪被萧嵩提拔为瓜州都督,肩负起了抗敌的重任。

张守珪到任后,迅速修复了瓜州的防御工事,组织百姓恢复生产。但吐蕃很快发动攻击,形势一度变得非常危急。就在敌人逼近之时,张守珪采取了出其不意的策略——他命令城门大开,摆上酒席,和士兵们一起品酒、歌舞,装作毫不在乎。吐蕃军队观望了很久,最终决定撤退。张守珪见状,立刻指挥军队发动反击,一举打败了吐蕃军。

2. 反间与计谋

随着瓜州的修复,河西的防线逐渐稳固,吐蕃的攻势开始减缓。在这段时间内,萧嵩布置了“反间计”,成功通过制造谣言,让吐蕃的将领悉诺逻陷入了唐朝的陷阱。悉诺逻被认为与唐军有秘密联系,最终被赞普召回并处决。这一计策极为巧妙,成功削弱了吐蕃的内部分裂,为唐军的反击创造了有利条件。

3. 最终反攻

当吐蕃决定集中力量向祁连城发动进攻时,萧嵩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他指派副将杜宾客率领弓箭手阻击吐蕃军,经过一场长时间的激战,吐蕃军终于被击溃,主力大损。萧嵩仅用11个月的时间,就成功遏制了吐蕃的进攻,保住了河西、陇右的安全。

战胜吐蕃后,萧嵩立刻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被提升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并正式入阁。

从“绣花枕头”到名臣

萧嵩以一场惊天逆袭,证明了自己并非如唐玄宗所评价的“徒有虚表”。然而,在担任宰相期间,他虽有一些成绩,但也因官场斗争和与裴光庭、韩休的冲突而未能施展抱负。最终,在开元二十一年,唐玄宗因内政纷争宣布罢免萧嵩和韩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河... 作为河北省的居民,虽然大家都知道河北的简称是“冀”,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会选择“冀”这个字。是不是...
原创 明...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的时代,各行各业之间彼此尊重,互相欣赏。大家谈论行业时,更多的是表达热爱,而非...
原创 朱... 常言道,越没文化的越喜欢装作有文化,这句话确实有几分道理。朱元璋,那个从乞丐爬上皇位的明朝开国皇帝,...
原创 南... 回顾中国历史中的那些动荡岁月,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无疑是最混乱的时代之一。在这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中...
原创 关... 从古至今,凡是被冠以“圣人”称号的,必然是具备非凡才能和卓越成就的人物。就像我们熟知的孔子,被世人尊...
原创 俄... 这番话出自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的秘书尼古拉·帕特鲁舍夫之口。为了更好地理解他的立场,我们需要回顾历史背...
北京市档案馆首次从社会征集到口... 7月14日,北京经济学院(现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7811班口述档案入藏北京市档案馆。这是该馆从社会上...
同图荐书 · 第666期丨北魏... 作 者:管芙蓉、吕向阳 出 版 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索 书 号:K289/65 馆 藏 地 址:北魏...
原创 刘... 《——【·前言·】——》 刘封刚死,刘备就猛然惊醒:自己中计了。人已经没了,悔也晚了。当初那句“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