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的发展史,无疑是一段全民赌博和豪赌的历史。为了推动国家经济的增长,日本在战争的赌局中不惜让全国人民倾家荡产。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动用了整整2亿5000万日圆的资金,而在1894年时,整个国家的年收入仅为2亿8900万日圆,这意味着他们将几乎所有的国民收入都投入到这场战争中。而在随后的日俄战争中,日本的出资更是倾尽所有,足足耗费了一年半的国民总收入进行按揭式战争。最终,日本凭借一定的运气赢得了胜利。
自古以来,日本这个民族就对运气抱有信仰。历史上,忽必烈的大军曾让他们面临巨大的威胁,但一次被称作“神风”的事件反转了战局,帮助他们获得了胜利。这一经历让日本人形成了对运气的迷信,进而自诩为神国,认为本国的神祇以及佛教的诸佛都与他们息息相关,暗示着日本的运势必比其他国家更为强大。然而,近代的战争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这种误解。在甲午海战中,日本正好碰上了李鸿章,他却不愿冒险让北洋水师出战;同时,陆地上的清军射击精度却堪比非洲的士兵,这一切都让日本在甲午战争中遇到了最好的“运气”。
凭借甲午战争的胜利,日本的国民收入在十年间翻了四倍,从1894年的2亿8900万暴增至1904年的11亿4800万日圆,随即开始了日俄战争的豪赌。虽然沙俄在欧洲并非最顶尖的工业强国,但在工业实力上却始终压制着日本。到1905年,日本的钢铁年产量仅为10万7000吨,几乎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打造出一支符合标准的海军;而俄国的钢铁产量达到了255万4000吨,是日本的20多倍。即使战败,战略家佐藤铁太郎总结道,日本能战胜沙俄的原因是受益于“40%的运气和60%的运气”,最终归结于他们的好运。
对马海战前后的形势,无疑让运气的因素得到了显著的体现。多年来,人们广泛认为在这场海战中,日本的下濑火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种火药在威力上是俄国炮弹中使用的硝化棉炸药的15倍,给人一种迅猛而无法抵挡的感觉。它产生的高温火焰可达到3000度,甚至像希腊火一样能够在水中燃烧,冒出的黑烟不但给日军提供了指示信号,也令敌军感到恐惧。在对马海战中,日军迅速对俄国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进行攻击,使对方的舰只陷入被动,俄军指挥官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和整个舰队的军官团均因炮弹袭击而受重伤,几乎没有能力回击。
正因佐藤铁太郎认为日本海军的成功归功于运气,尤其是下濑火药的表现让人感到不安,若不是天照大神的庇护,“三笠”号在战斗中恐怕早已遭遇不测。在日俄战争的庆祝活动中,“三笠”号不幸未能参与,竟在1905年9月11日于自家的佐世保军港发生爆炸沉没。这起爆炸的成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下濑火药变质引起,也有人猜测是因操作失误而导致的安全事件。最终,这起事故致使三百多人遇难,而东乡平八郎则因未在舰上而侥幸逃脱(后续日本还是将“三笠”号打捞了出来)。此外,日本还有多艘军舰因运气不佳而爆炸沉没,根本原因也都与下濑火药有关。
如果在海战前的三个月发生爆炸,或是俄国海军迟到三个月,或许战局将会完全不同。事后日本人也感到深深的恐惧,但他们依然坚信自己的运气,甚至不怕挑战美国,似乎日本又一次站到了赌国运的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