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明代商船游万国 全景漫游莫高窟……走,去博物馆体验“穿越”之旅
创始人
2025-09-21 17:34:49
0

暑假期间,各地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近期,江苏无锡博物院的“金匮遗珍 典藏精品文物展”,以及多场景数字影像技术的探索体验展,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在炎炎夏日,吸引游客前往感受文化瑰宝的独特魅力。

这次展览共选取无锡博物院典藏精品文物60多件,其中,一级藏品有13件,以书画展品为主。展览中,朱元璋写于元末的行书手谕卷,颇为引人瞩目。

无锡博物院工作人员 李静远:元代朱元璋的行书手谕卷非常难得。很多观众就在问,为什么是元代朱元璋?因为那个时候他还是吴王,是明朝还没有成立的时候。上面写的吴王亲笔,就是他对部下徐达传达新的指令。

这件行书手谕卷,共14行,118字,卷首尚为楷书,后半段渐趋行楷,颇有气势。还有一件书画作品,是郑板桥最为擅长的兰竹石。

李静远:可能文人历代都很喜欢画兰竹石,这能体现出文人的一种风骨,但是兰竹石在郑板桥笔下,可以看到它气势磅礴的感觉。

同步展出的还有明代金丝发罩、唐寅的《秋林独步图轴》等多件珍品。

与此同时,博物院利用数字技术正在进行的多场景XR扩展现实探索体验展,也让喜欢互动体验的观众,感受到盛唐洛阳、丝绸之路的市集繁华,和文物背后的鲜活时代。

李静远:文物不是独立存在的,文化也不是一个个体,所以我们通过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3D建模等手段,为观众创造文物所在的时代、文化空间,可以让观众更加立体鲜活地感受到古代的这种文化氛围。

数字时空之旅 领略明代《坤舆万国全图》

现在很多博物馆正在采用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助力观众沉浸式感受和了解众多珍藏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南京博物院近日推出的“观天下·坤舆万国全图”特展,通过数字技术领略这幅明代中文版世界地图的风采。

明万历年间的《坤舆万国全图》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代学者李之藻联手绘制了这幅地图。

南京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高杰:这张图是目前国内现存最早的,而且是最完整的中文版的世界地图,它的信息量十分丰富,1602年第一次绘制完成,1608年经过宫廷画师的补摹描绘重新上色。

展柜中,《坤舆万国全图》彩色摹绘本静静铺展,细腻的线条勾勒出椭圆形的世界轮廓,打破了“天圆地方”认知。

地图上的“奇兽图鉴”尤其耐人寻味,既有鳄鱼、犀牛等当时已知的真实动物,也有长着翅膀的神兽这类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生物。这些图案并非随意绘制,地图旁的注文里,藏着航海家们的所见所闻。

高杰:所以可能在绘制这张地图的时候,有的动物是听说的,而有的动物是在某种书上看到了,就把它画在上面了。很多注文上面讲了当地的一些物产、个人情况、风俗,还有一些动物,他们就把当时一些动物画在了地图上。

如果说古地图是“静态的历史”,那展厅一侧的“坤舆万国全图VR沉浸展”就是“流动的时空”。400平方米的空间里,观众戴上头显装置,瞬间“登”上明代商船。

南京博物院VR策展团队展览运营策划 徐小虎:我们利用大空间VR(虚拟现实)技术,简称LBE(沉浸式大空间),把不曾看到的场景通过建模3D的方式完整地呈现出来。佩戴上头显设备后,每个不同的点会实时渲染不同的画面。

观众:非常有收获,一开始看《坤舆万国全图》只知道是一张图,但是通过这个展示,它就会变得特别具体,就会知道里面所有的故事。

《坤舆万国全图》沉浸式展览7月10日开展,提醒大家,线上预约VR展就能免当日南博门票。

数字技术赋能 让千年石窟“活”起来

在浙江杭州,运用数字技术来呈现的“相无古今——石窟艺术超感沉浸体验”展览,正在浙江省博物馆的之江馆区进行。

来自敦煌、麦积山等七大石窟的81件套文物,正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以“实物+数字沉浸体验”的方式呈现。借助穿戴式VR虚拟现实体验设备,观众能置身于克孜尔壁画、龙门碑刻等珍贵文物场景,展开全景漫游,了解石窟艺术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

观众 章女士:融合得非常好,也让大家体验到了MR(混合现实),又体验到了VR(虚拟现实),让我非常想去敦煌莫高窟。

展览由物质现实区域、增强现实区域、虚拟现实区域组成,数字技术的赋能,突破了物理时空的限制,实现文物展示的多维延展,引领观众进行沉浸式、互动化的体验。

策展人 赵梓君:它是一个科技和内容结合的展览,整个交互是比较有趣的,让文物能够“活”起来,更贴近。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自近代开港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大规模涌入,朝鲜社会的思想观念经历了深刻的变革。甲午战争后,中国在朝鲜...
明朝和和欧洲科技的对比:原来同...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总结时期。这个时代,中国出现许多总结性的著作,在科技方面有《天工开物》《本...
原创 李... 在古代神话中,宇宙最初的混沌时期被划分为三界:人界、地界与天界。每个界都有不同的管理者,就像现在的公...
原创 “... 乔治·华盛顿(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是美国的首任总统,他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担...
原创 美... 提起清末明初那段历史,许多人不愿再回忆起,因为那段时间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章。尽管在这个时期...
为什么说西方伪史论没有抓住重点... 只要你认真去看过13世纪以来的欧洲传教士学问家广泛讨论过的运动问题,尤其是14世纪跟炮弹抛射研究热有...
铁证为鉴⑦|东宁要塞:侵略者残... 侵华日军东宁要塞,坐落于牡丹江东宁市,是二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中苏边境修筑的14处庞大的军事筑垒中最...
一习话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当天下午,习近平...
原创 从... 文/玉箫苒 编辑/玉箫苒 梅因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身份”向“契约”转变的过程。他通过这一...
原创 饱... 在阅读本文之前,诚挚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与分享,还能让您拥有不同的参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