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史上,尤其是在近代侵略历史的长河中,日本和俄罗斯对中国犯下的罪行最为深重。尽管俄罗斯有着吞噬大片土地的扩张性历史,但日本对中国的伤害则显得更加复杂和深刻。作为中华文化圈内的近邻,两国的文化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和共鸣,这使得日本在与中国的多次交往中,渐渐产生了取代中国、渴望成为“中华正统”的不当想法。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实施大规模屠杀,不仅如此,还在文化、文明的层面上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篡改。
可以说,相比于中俄矛盾的复杂性和历史积怨,中日之间的争端具有更长久的根基和更系统的特性。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战败沦为美国的附庸国,但两国之间的矛盾却并未因此消弭。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历史问题又渐渐复苏,矛盾的激化甚至变得更加尖锐。
2025年6月30日,日本政府作出了一个令全世界震惊的决定:允许自卫队战机在“非自卫或紧急状态下”开火击落无人机。日本媒体也毫不避讳地表示,这一决定的主要针对对象是频繁出现在钓鱼岛上空的中国无人机。此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发广泛关注,东亚地区的局势变得更加紧张,形势也愈加复杂。
面对中美两国间的日益对抗,日本为何做出如此挑战性、甚至是自我引火的决定呢?“静夜史”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日本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自2012年钓鱼岛危机爆发以来,围绕钓鱼岛的主权争端愈演愈烈。中国在捍卫主权和领土的决心上越来越坚定,采取了越来越强硬的措施,常态化的海空巡航、海军舰队穿越岛链甚至绕行日本,对日本形成了巨大的战略压力。这种压力让日本感到极度的不安,甚至出现了深深的战略焦虑。钓鱼岛问题上的操作空间被压缩到极限,日本逐渐被逼入了一个无路可退的死胡同。在这样的困境中,日本选择通过极端的举措——授权战机击落中国无人机,企图打破战略僵局,转变局面,重新夺回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主动权。
其次,可以预见的是,中日之间的冲突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日本深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成定局,且这个过程必然会使得两国关系变得更加紧张。日本曾对中国犯下的历史性罪行从甲午战争到侵华战争,带给中国人民的痛苦与灾难,永远不会被遗忘。随着中国实力的逐步崛起,这种历史伤痛将成为两国关系中的根本矛盾,并进一步激化中日之间的冲突。日本深信,随着中国的崛起,双方的矛盾注定会进一步加剧,甚至可能走向全面战争。基于这种判断,日本采取了先发制人的策略,企图通过主动挑起冲突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战略筹码。在过去的对外战争历史中,日本也曾多次通过先发制人的战术获得短期的优势,例如甲午海战前对北洋水师的偷袭。因此,历史的经验促使日本心存侥幸,想要重复过去的做法。
第三,日本的决策背后,显然有绑架美国的战略考量。日本一直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尤其在对抗中国的过程中,双方利益高度契合。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愈加明显,试图通过各种手段牵制中国的发展。日本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局势,认为只有通过与中国发生冲突,制造紧张局势,才能引起美国及其盟友的关注,从而迫使美国等西方国家介入钓鱼岛争端,保护日本的利益。日本深知,在与中国的对抗中,凭借自身的力量很难占到便宜,因此希望借助外部势力的支持,特别是美国的军事与政治支持。然而,美国虽然并不愿意主动参与直接冲突,但它的战略布局和全球霸权的考量,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日本在钓鱼岛上的挑衅行动,至少可以借此牵制中国。日本则试图通过挑起事端,迫使中国采取行动,从而拖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进入冲突的漩涡,谋取自己的利益。
因此,尽管中国绝不会主动开火,日本仍然在不断制造机会,促使中国不得不采取军事反应。面对日本这种公然挑衅的行为,中国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采取果断、有效的反制措施。
首先,中国应保持战略定力。我们要清楚认识到,美国才是中国实现伟大复兴过程中最关键的战略敌人。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经济和科技优势,处心积虑地压制中国的崛起,实施全球霸权主义。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远不止是两国的对抗,它关乎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格局的深刻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中日之间的矛盾其实只是中美战略博弈的局部表现。中国应集中精力应对美国,只有打败美国的战略威胁,才可能有效化解包括中日争端在内的所有周边问题。因此,在面对日本的挑衅时,中国应保持冷静,避免被日本激怒,陷入与日本的局部冲突,从而影响对美战略布局的实施。
其次,外交上必须坚决震慑日本的冒险行为。中国要通过外交渠道,严正声明对钓鱼岛问题的立场,明确告知日本,任何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都将迎来坚决反击。同时,借助外交手段,向国际社会广泛宣传钓鱼岛问题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挑战,揭露日本的扩张野心和侵略本质,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我们要让世界了解,日本的行为是在公然违反国际法,是对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大威胁。通过外交手段孤立日本,使其在国际舆论中陷入困境,遏制其冒险行为。
最为重要的是,中国必须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单纯依赖外交手段和谴责是不够的,最终仍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来捍卫。中国要加强在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的军事部署,提高海空作战能力,完善防御体系。加大对先进武器装备的研发和装备力度,如隐身战机、远程导弹、预警机等,确保在必要时具备足够的军事优势。与此同时,加强军事训练,提升部队的实战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确保一旦日本挑衅,中国能够果断、有力地反击,让日本付出惨重代价。
在“静夜史”看来,日本授权战机击落中国无人机的决定,无疑是对中国主权的重大挑衅,也是对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巨大威胁。中国必须看清日本背后的战略意图,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开展外交震慑,并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在捍卫国家主权的道路上,中国绝不会退缩,任何试图侵犯中国利益的行为,都将在中国的坚决反击中付出惨重代价。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