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靖康之变:第二次汴京保卫战未必不能打赢,但北宋一定要让自己输
创始人
2025-09-20 08:32:36
0

好的,以下是我对您文章的改写,我会尽量保留原文的意思,同时增加细节和描述。

---

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一同与您品味历史、感悟思辨。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那么在第二次汴京保卫战中,北宋是否有可能取胜呢?我们很难为每一个历史事件做出一个确定的回答,因为历史是由许多因素交织成的,而这些因素的排列组合形成了最终的结果。因此,任何假设都可能成立,历史的走向不过是其中一种可能性最终“坍缩”成的现实,而这正是我们所熟知的历史。

我们不仅应关注历史为何如此发展——即探索其背后的原因,更应关注它是如何如此发展的——即复盘整个过程。理解原因是在思考历史的逻辑脉络,而复盘过程则是在品味那些鲜活的历史细节。脉络让我们知其然,而细节则帮助我们知其所以然。脉络与细节的结合,方能让我们在思辨中真正感受到历史的深刻与丰富,从而获得一种合乎逻辑、通人情的确定感。

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金军开始进攻汴京东城墙的通津门。宋将范琼带领宋军奋力反击,将金军击退。同年闰十月初一,金军再次发动进攻,这次目标是汴京东城墙的善利门。宋将姚友仲勇敢地指挥部队,再次将金军驱逐出城。

此时,粘罕的西路军尚未到达汴京,因此这两次进攻的发起者是斡离不的东路军。斡离不领导的东路军并未采取大规模进攻的方式,而是依旧延续了第一次汴京围城时的小规模试探性进攻。虽然这些进攻时常激烈,但并未形成决定性的打击。究其原因,是因为斡离不并不想过度进攻,他既不够狠,也没有意图追求彻底的胜利。第一次汴京围城时,金军已经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益,斡离不和东路军本可以高高兴兴地回到草原,享受生活,但粘罕的压力迫使他们再次进攻汴京。既然进攻来得如此顺利,斡离不便决定继续敲诈北宋。对他而言,打仗辛苦,敲诈才是轻松的生活方式。

因此,北宋方面似乎可以通过条件反射式的应对——边打边等援军,最终将这场战斗拖延至胜利。但首先需要面对的,是北宋自身的官僚主义带来的致命问题。第一次勤王援军被北宋政府的拖延和管理不善所阻止,第二波援军的到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汴京的守军,主要是殿前司的七万士兵和张叔夜的三万部队,但他们的城防准备几乎为零。相比之下,金军的粘罕西路军已经带着完善的计划赶到,极大地增加了围攻汴京的难度。

闰十一月初二,粘罕率领的西路军终于抵达汴京城下。斡离不的东路军则驻扎在汴京东北的刘家寺,而粘罕的西路军则驻扎在汴京南方的青城。青城曾是皇家祭天的场所,其地位相当于明清时期北京的天坛。两路金军配合默契,形成了对汴京的夹击之势。

尽管北宋在第一次汴京之围中已经经历过一轮围困,但这次的汴京依旧没有进行有效的防备工作。反而,金人吸取了教训,在第二次围城中做了充分的准备,补足了第一次失败的短板。第一次围城时,金军未能重点打击北宋的关键防线,但第二次他们却直接攻击了汴京的命脉——那些重要的漕粮水门。此外,金军还仿照太原围城的战术,在汴京城外布置了大规模的营寨,切断了所有的补给线。

第一次金军围城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攻城器械,金军未能迅速攻占汴京。但第二次围城时,金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自斡离不到达汴京后,他们便开始着手打造攻城器械,包括大炮、鹅车、洞子等,此外,他们还通过北宋的援助,获得了五百多门可以用来攻城的大炮。

然而,北宋方面虽然在备战上显得更加仓促,却也有了一些积极应对的举措。或许是受到李纲的影响,宋钦宗在第二次围城时积极登上城墙,鼓舞士气。他甚至与士兵们同吃御膳,分享他们的简餐,皇后和宫人也捐赠了私房钱,为将士们制作了御寒的被褥,分发给士兵。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极大地激励了士兵的斗志,有的将士甚至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金军的攻势愈加猛烈,特别是在闰十一月初二,金军的东路和西路大军联合发起了全线进攻,目标直指汴京的薄弱环节——善利门、通津门和宣化门。尽管宋军一度成功反击,姚友仲等将领采取了有效的防守手段,但金军依旧不断增强攻势,围攻持续不断。

此时,宋钦宗也再次登上城墙,冒着箭雨慰问士兵,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他的举动再次极大地激励了守军,部分士兵甚至冲下城墙与金军展开殊死搏斗。

然而,尽管宋军努力抗敌,金军的兵力远远超过了第一次的规模。虽然具体的金军兵力没有确切的记载,但综合来看,金军的总兵力很可能达到十五万人之多,比第一次的两倍还要多。无论是从兵力的规模,还是战术的准备上,金军都已具备了取胜的优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6... 当然可以,我会保持原文的语义不变,并在改写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丰富文章内容,且总字数变化不大。 -...
原创 宋... 一说起宋徽宗赵佶,很多人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一个风流皇帝的形象。这位北宋末代皇帝,不仅在政治上昏庸无能,...
原创 朱... 咱都知道,朱元璋那可是从社会最底层一路摸爬滚打,最后登上皇位的传奇人物。在元末那个乱世,各路豪杰纷纷...
原创 三... 汉末三国这一段动荡不安的历史,虽然在中华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显得稍显微不足道,但它却因《三国演义》的传...
2025年工业陶瓷厂家最新推荐... 当前工业陶瓷在航天、能源、电子等关键领域应用愈发广泛,市场对高性能、高精度产品需求持续攀升,但行业存...
原创 张... 西安事变后,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铭刻了两个名字,那就是张学良和杨虎城。这一事件不仅在国内外引发了难以想象...
原创 陈... 在阎锡山统领的晋军中,有一名非常特殊的军官,他的名字是陈长捷。这位福建人竟然在几乎完全由山西人组成的...
原创 新... 1948年,随着辽沈战役的落幕,傅作义迅速调动了四十多个师,整齐划一地排成一字长蛇阵,形成一条长达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