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兵,“代号‘辛蜂’!”
创始人
2025-09-20 08:03:21
0

“孩子们,快进来!”一声亲切的呼唤

从宿州政务新区一处静谧的院落传出

仲夏时节,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百岁新四军老战士解道峰的身上。他微笑着伸出手,递过一本日记本,写着他的微信名“辛蜂”

“寓意像蜜蜂一样,辛勤采蜜,传播正能量,酿造精神的蜜糖!”女儿在一旁解释道。

这朴素的愿望,贯穿了这位世纪老人的一生。

十三岁就会打仗吗?

——“怀揣报仇救国壮志,在战争中学打仗。”

解道峰

百岁新四军老战士

时光回溯至 1938年5月,日寇铁蹄践踏宿县,地方抗日武装奋起。解道峰的哥哥解冠球,作为皖东北抗日第三游击支队第八大队大队长,为保卫家国,壮烈牺牲。

在城内搜刮财物的日本兵 (来源:新华晚晴)

大量民众被抓作劳工 (来源:新华晚晴)

赵汇川将军题写碑铭的解冠球烈士的墓碑

国仇家恨,如烈火般在少年心中熊熊燃起。1939年7月,年仅 13岁的他,怀揣着为亲人复仇、救国于危亡的壮志,毅然投身新四军,成为一名“小小宣传员”。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忆起抗战岁月,历经战火硝烟的解道峰唱起当年的宣传曲调。入伍后,解道峰从事宣传工作,主要是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救国。

在华中抗战第一线的新四军战士 (来源:新华晚晴)

“那时宣传的形式多种多样,街头宣传主要是在集市,利用群众赶集的时间,宣传队一阵敲锣打鼓,聚拢人心,抗日救亡的道理就在民歌民调里唱出来。”解道峰回忆,宣传的内容都是根据当时的国内抗战形势、用民歌民调改编而成的。除了在街头,他们还会到部队宣传抗日精神,以鼓舞士气。

在一次执行任务途中,他与战友遭遇伪军骑兵追击,不幸被捕。在敌人据点里,酷刑加身,子弹头钻进肉里,鲜血浸透了单薄的衣衫。“疼!钻心地疼!”解老回忆当时的情景,不由得握紧了拳头,“想到牺牲的亲人,想到千千万万受苦的同胞,想到入党时的誓言,信仰让我们咬碎了牙关,一个字也不能吐露!这份超越年龄的坚韧与忠诚,最终等来了组织的成功营救。

烽火淬炼下,少年迅速成长。1941年,在宿东鹤山区,年仅16岁的解道峰面对党旗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党支部书记。“冬天睡觉就没脱过衣服,从没睡过整夜安稳觉,联络全靠夜色掩护或乔装改扮……”寥寥数语,道尽那段如履薄冰的岁月。1944年,伪军为日寇运军粮,解道峰获情报,半路伏击,缴获军粮枪弹,并分粮予百姓。1945年解放永安集战斗中,他置生死于度外,冒弹雨组织群众用秫秸铺垫壕沟,为冲锋部队开辟关键生命通道。

解道峰,1942年拍摄于宿城,时年16岁

见到彭雪枫师长时什么感受?

——“激动之余有些喜悦,他的每一句教诲我都铭记于心。”

在抗战生涯中,1944年春天那次短暂的会面,成为解道峰心中永不褪色的光辉记忆。

“那年春天,组织调我去淮北中学学习,需要接转组织关系,到区党委警务室询问组织部的具体地址时,一位穿着整齐军装的首长过来看看又走了……”解道峰沉浸在珍贵的记忆中,语气充满敬仰。随后,他被带到一个房间。首长详细询问了宿东和铁路沿线的情况、群众生活,对基层工作关怀备至。谈话至午时,首长热情地留他吃午餐。“当时看到座钟快到 12点,我坐立不安想告辞,没想到饭菜就送来了。首长亲切地招呼我坐下一起吃。”一顿朴素午餐,却饱含了首长对基层战士的关怀,成了解道峰一生难忘温暖记忆。

刚吃完,一位部队同志送来党组织介绍信,他便告别首长离开。“出门后,送介绍信的同志问我知不知道邀请我吃饭的是谁,我说不知道,他才告诉我是彭雪枫师长!当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多年来,解道峰一想到当年的情景,心里还热乎乎的,“在回淮北中学的路上,我就想,见到彭师长的时间虽然短,可他是那样和蔼、可亲,想到他对我说‘抗战就快要胜利了,解放区日渐扩大,需要很多干部,你们要努力学习,大量的工作要你们去做……’身上仿佛增添了一股干劲,真后悔没有多看看彭师长,再多听听他的教诲。”

彭雪枫将军

彭雪枫师长殉国后,解道峰始终深情怀念,并将那次经历视为珍贵的回忆。“彭师长的教诲,我一辈子刻在心上。努力学习,认真工作,积极阅读他创办的《拂晓报》,不辜负他的期望!”这是他毕生的践行。

坚守的初心与信念是什么?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红色火种世代传承。”

1989年离休,对解道峰而言,只是转换了“战场”。他活跃于宿州新四军研究会,奔走于各革命纪念活动中,更成为机关、学校、社区、部队等地的常客。这位革命传统的“播火者”,用亲身经历讲述抗战烽烟与革命精神,激励后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

已达期颐之年的老人身体康健,思路清晰。书桌,成为他的“阵地”。数十年来,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最令人动容的是,数十年如一日,他坚持写日记一页页泛黄的纸张,一行行清晰的字迹,记录着人生感悟、时代变迁、社会进步。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能丢!”军旅生涯铸就了他自律的生活作风,他保持着严格的作息和锻炼习惯,每日坚持微信打卡步行 2000步以上。“天气好我就在院里走走,刮风下雨就把手机装口袋里在房间走,步数一定要完成。”他亦是位“跟得上时代”的百岁老兵,手机玩得转,看到不错的文章便立刻转发给家人,“大家一起好好学习”。

“百岁老兵,代号‘辛蜂’!”老人挺直腰板,声音洪亮,豪情不减当年,赢得在场的家人和记者由衷的掌声与敬意。

“解老,您对我们这一辈人有什么期望和寄语吗?”面对在场年轻记者的提问,解道峰深情吟诵:“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随即,他又以《英雄赞歌》中的两句歌词鼓励年轻人:“虽然现在的年轻人没吃过我们那时的苦,将来也不会再有机会吃这样的苦,但生活在幸福中,要知道幸福来之不易,要把幸福牢牢掌握住,并且一代代传承下去,才是你们的责任所在。”

女儿尹萌感慨:“这些年,父亲总给我们讲当年故事,教导我们要多参加公益活动,在新时期发扬革命优良传统,珍惜生活,热爱祖国,建设祖国。”如今,解道峰的床榻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周年纪念章熠熠生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拂晓报社同志们来采访我这位抗日老战士,心情特别高兴!”采访结束时,解老拿出了自己的日记本,记录下来。

编辑:张文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谁... 《三国演义》中的曹魏阵营,有着许多能征善战、勇猛无畏的武将,尤其是在个人武力上,典韦与许褚常常被视为...
原创 雍... 头条首发大赛:雍正的传奇人生 雍正,作为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最为神秘且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一直以来都深...
原创 长...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在上党地区展开了极为激烈且持久的战争。这场战争,历史上称之为“长平之战”,不...
原创 重... 回顾人类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超过两百年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显著的规律:任何一次重大技术革新与...
原创 长... 作者:孤寂寒光 公元前260年,战国晚期最为重要的长平之战终于落下帷幕。根据史料记载,这场战争中两...
原创 道... 朱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同时也是明朝历史上的第三位皇帝。明朝一共经历了十六位皇帝,而朱...
原创 赵... 张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在三国的前期,虽然他有显赫的武功,但却常常被其他名将压制。到了三国的后期...
2025年华蓥山旅游文化节启幕...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君9月19日晚,2025年华蓥山旅游文化节正式拉开帷幕。在开幕式上,广安市文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