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黄帝炎帝起源:周朝族源史改写认知,炎黄二帝是商朝人?
创始人
2025-09-20 05:01:14
0

根据史书记载,商人始祖商契的母亲简狄是帝喾的次妃,而周人始祖后稷的母亲姜原是帝喾的元妃。然而,这样的记载似乎有些矛盾。商人作为“大邑商”的族群,他们会容忍始祖的母亲是帝喾的次妃吗?周人又怎敢自夸始祖母比商人母亲更为尊贵呢?显然,这些说法更多是在周朝建立后才出现的。这也意味着,周朝的建立并非单纯是继承历史,而是经过了一番“修正”与“重构”。历史常常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周朝灭商后,为了增强自家的合法性,他们不得不抬高自己的始祖地位,甚至让其成为“天下共祖”。这不仅是出于政治需要,也是在族源认同上的一番“升级”行动。而炎黄传说的形成,显然与这种重塑历史的过程息息相关。正如“黄帝姓姬,炎帝姓姜”,“炎黄兄弟”之说,与后稷、台玺的传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炎黄二帝的传说追溯至大约4700年前,《国语》记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这些记载中,黄帝与炎帝的诞生都与水有关,象征着他们的特殊成就和身份。这之后的五帝、大禹、后稷等人,都是黄帝的后代。虽然他们的辈分、继承关系存在一定悖论,但他们无一例外都声称自己是黄帝的血亲。然而,根据五帝本纪的记载,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帝尧是帝喾之子,而帝舜则是黄帝的八世孙。大禹是颛顼的孙子,黄帝的四世孙。商契与后稷分别是帝喾的子孙,因此,商契与后稷其实也是黄帝的四世孙(即玄孙)。这两位人物曾共同辅佐大禹,然而,从黄帝到大禹的时间跨度达到七百年左右。假设每代人平均代际差距为30年,那么从黄帝到大禹,应该经历了二十多代人,这无疑给黄帝与他们的辈分关系带来了很大的疑问。

进一步从周朝的家族传承来看,从后稷到姬昌,周朝的先公只经历了十五代,但从大禹到商朝末年,时间跨度却长达千年,换算过来每代的领导人平均在位超过七十年,这个时间设定显然不符合常理。以宋、明、清朝为例,宋朝虽然存在三百多年,但帝王的传承仅为18个,而明朝与清朝的传承同样较短,明朝仅有16位皇帝,清朝只有12位。这意味着,后稷的年代应当位于商代中期,接近盘庚迁殷的时期,大约在3300年前。

从周朝的家族谱系来看,炎黄二帝的年代上限应该不超过商汤时代。因此,炎黄传说中的黄帝和炎帝很可能并非上古帝王,甚至可能就是商朝时期的历史人物。那么,为什么黄帝最终成为了上古帝王,甚至被视为夏商王朝的共祖呢?学者李锐在《上古史新研——试论两周古史系统的四阶段变化》一书中提到,周朝的历史体系经历了三次重构,逐渐将祖先的时代提前,最终将黄帝推崇为祖先的代表。简单来说,周人建立政权后,为了增强自家的政治正当性,开始重塑他们的祖先形象,并将黄帝作为共祖。

关于炎黄的传说,《国语》中的记载称:炎黄为兄弟二人,其中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黄帝以姬姓为主,炎帝则姓姜。然而,这一传说并不仅限于黄帝与炎帝的兄弟情谊,周朝的后稷与台玺的传说与之也有相似之处。周王朝的始祖母姜原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后稷,另一个则是台玺。台玺虽然不见于正史,但在《山海经》中有所记载。值得注意的是,姜原并不一定是后稷与台玺的亲生母亲,她也许是部落的首领,统治着多个部落,且这些部落的成员把她视为母亲。

《山海经·大荒西经》提到:“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有赤国妻氏。有双山。” 其中提到的“台玺”可能即是“邰玺”,与后稷一样,都是姜原部族的成员。台玺的儿子叔均继续从事农耕,被称为田祖之神。他或其后代最终在周原建立了“西周之国”。而后稷及其后代则在戎狄山林中长期居住,直到古公亶父时期才迁入岐山周原,开始建立周国。

在武丁时期的甲骨文中,商朝与周国之间有多次冲突。这个“周国”很可能就是“西周之国”。由于甲骨文的记载大多是在周朝建立之后整理的,因此对于周朝的历史记载可能存在一些后世的思维误读。《山海经》中的“姬姓”描述可能并非指代真正的姬姓,而更可能指的是姜姓。甲骨文专家徐中舒曾指出,周原的原住民是姜姓部族,姜原部族的后人建立了早期的“姜姓周族”,并与姬姓的周族保持了长期的通婚关系。

因此,后稷和台玺的传说与姜原部族密切相关。他们或许是姜原部落的成员,后来在历史的演绎下,这些人物逐渐与黄帝、炎帝的形象重合。学者们认为,炎帝的原型可能是台玺的儿子叔均,而黄帝的原型则是后稷。随着周朝的建立,姜姓的周族将这一系列人物神化,并将黄帝与炎帝作为历史的象征性人物,从而加强了自己的统治正当性。

随着周朝的建立,姬周文化逐渐成为正统,而周朝的族源故事成为了重构古史的核心素材。姜嫄所生的后稷与台玺,不仅分化成了两支周族,也逐步被创造为黄帝与炎帝的原型,经过数百年、数十代的历史积淀,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知的炎黄传说。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神话人物的形成常常伴随着多个历史人物的合并或分化,因此黄帝和炎帝未必是历史中的某一单一人物。他们的事迹或许来自不同的历史人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朝的历史创作逐渐将这些人物与其祖先的历史事迹融合在一起,赋予他们神话色彩,进一步增强了他们作为“天下共祖”的地位。这种神话化的过程有助于周朝的政治稳定和文化认同,至今,炎黄二帝仍然是华夏民族的精神象征,而不再仅仅是考古学意义上的两位历史人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佩林卡:拥有东契奇詹姆斯两巨星... 北京时间9月20日消息,来自美媒体的报道称,湖人队总经理罗伯-佩林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态,拥有卢卡-...
军装与茶杯共话和平,中国搭台让...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直新闻) 9月17日至19日,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举办。此次论...
崂山绿茶的品牌都有哪些?崂盛源... 崂盛源茗茶不是杂牌子,而是崂山绿茶核心产区的知名品牌 。 崂盛源茗茶位于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由...
汪岳川:应战黄河清教授的公开辩... 摘要:近年来,一股以“西方伪史论”为名的思潮在公众舆论场中流传。该理论主张,古希腊罗马等西方古典文明...
如何鉴赏宋代五大名窑 中国宋代的五大名窑是指汝、官、哥、钧、定窑。中国于35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创造出了原始瓷器。瓷器由...
原创 马... 在蜀汉政权初建与稳定发展的过程中,马岱立下了赫赫战功,尤其是斩杀魏延一事,成为了其中一个令人瞩目的事...
原创 隋... 隋朝是一个令许多人感到意外的王朝,起步时风光无限,但命运却极为短暂,甚至还没传到第三位皇帝,便宣告灭...
原创 金... 导读: 在中国历史上,金国与辽国是由不同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金国由女真族(后来的满族)所创立,而...
原创 隋... 古时,无论皇帝多么仁爱、贤明,面对权臣、大臣时,都自带一种威严,令他们在朝堂上必须保持高度警觉,生怕...
原创 魏... 在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魏延曾提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作战方案——子午谷奇谋。倘若这一计策得以实施,蜀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