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马斩将,万众之中,侯印赐金,且自封为王。横刀拜书,告别曹公,千古英雄,气吞山河,英名永存。——《重建庙记》
提起关羽,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个印象,莫过于忠勇与刘备的得力干将。的确,《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堪称一位英雄人物,他不似张飞那般脾气火爆,也不如曹操那样狡诈心机,既具备非凡的勇气,又聪明机智,且心怀大义,成为了一位难得的将领。
在《三国演义》原著中,关羽的形象常被塑造得几乎完美,以至于很多人忽略了一个事实:任何一位英雄的崛起,都离不开身边的伙伴和支持。正如那句老话所说的,“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一位英雄的成功背后,都有无数人为之付出的牺牲,关羽亦是如此。
在关羽身边,有三位非常值得一提的得力干将。与其说他们是“跟班”,不如说是关羽的伙伴,他们各自拥有独特的才能,也都在战场上有所斩获,其中一位与赵云力敌,一位平庞德,还有一位更是成为千年谚语中的人物。那么,他们到底是何许人也?
在关羽的三位得力干将中,能够与赵云抗衡的便是周仓。周仓本是关羽的助手,负责帮助关羽打理事务,今天看来,他的职责可能相当于现代的“秘书”。然而,这位“秘书”却在一次意外中迎来了成名的机会。
有一次,关羽奉命护送刘备的两位夫人,途中途经黄河边时遇到夏侯惇的军队。为了确保两位夫人的安全,关羽决定让其他人先行离开,而自己则留下来与夏侯惇一战。这“其他人”当中,包括了周仓和他的一位好友。两人本就仰慕刘备,得知两位夫人是刘备的妻子后,立即决定投靠刘备。
周仓向关羽表明了自己归顺的意向,关羽欣然同意,并且鼓励他与好友一同投效。心情激动的周仓去接好友,却没想到,好友已经被敌人杀害,二人所在的山寨也被敌军占领。周仓怒火中烧,决心亲自前去报仇。然而,面对敌人凶猛的实力,尽管他拼命出击,依然无法对抗,最终不得不请求关羽援助。
此时,周仓已中三枪,体力几近耗尽,但他依然坚持与敌手过招,直至关羽赶来。关羽赶到后,惊讶地发现敌人竟是曾并肩作战的赵云。关羽此时对周仓的能力刮目相看,毕竟赵云可不是等闲之辈,周仓能坚持这么久,足以证明他的潜力。
就这样,周仓成为了关羽的重要助手,名声也因此广为流传。除了周仓,关羽身边还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那便是关平。
关平是关羽的干儿子,深受关羽的宠爱与信任。在襄樊之战中,庞德挑衅关羽,关平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独自迎战庞德,甚至没有让关羽知情。他之所以如此自信,正是因为自己具备一定的战斗力。关羽非常看重关平,认为他继承了自己的勇武风采,若能多加历练,日后必定能成为猛将。
面对庞德的挑衅,关平并不畏惧,他独自拔刀与庞德对峙,言语中充满挑衅。庞德本就心头郁闷,看到关平这般不识好歹,愤怒至极,要求关羽出战。然而,关平毫不理会,继续迎击庞德。两人激战数十回合,难分高下。虽然战斗最终以平局告终,但对关平来说,这一结果已是胜利。毕竟,庞德战斗经验丰富,而关平只是一个年轻将领,能与他打成平手,已展现出非凡的才能。
虽然关平没有亲手擒获庞德,但他为蜀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而这一切也为关羽带来了极大的骄傲。在之后的樊城之战中,关羽派遣廖化与庞德决斗,最终成功活捉了庞德。这一结果虽然与关平无关,但却证明了他在关羽心中的重要地位。
说到廖化,他的事迹更为传奇。他不仅生擒庞德,还成为了千古谚语的化身。在关羽失荆州后,周仓和关平相继战死,只有廖化活着回到刘备身边。廖化借机向刘备诉苦,极大地激起了刘备对他的关注,并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战场机会。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廖化逐渐锤炼出强大的战力,甚至成为蜀国的核心人物。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谚语便源于此。廖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几乎成为了蜀汉所有艰难战役的主力。直到七十多岁,他依然坚守在战场上,直到病逝在赶往战场的途中。他的英勇事迹,成为了蜀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无论是周仓、关平,还是廖化,他们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若不是关羽的领袖魅力与忠诚心,他如何能吸引到如此多的优秀人物为蜀国效力?关羽不仅在战场上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更重要的是,他为这些忠诚的将士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而这些英雄也因关羽的崇高人格与宽广胸怀,奋力为蜀国效命。
下一篇:章永俊:北京琉璃厂文化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