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勃律一个弹丸小国,唐玄宗为何因它空耗巨大国力?它是大唐死穴
创始人
2025-09-20 01:31:03
0

《长安十二时辰》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神秘且复杂的国度——小勃律。为了为小勃律建立一个使馆,熊火邦下令强行拆除香料坊,闻无忌为此怒闯工部,最终被杀。张小敬为复仇而杀害了顶头上司,结果被囚入死牢。剧中的女主角檀棋,其实也是小勃律的国人。

在历史上,唐玄宗在位期间曾六次派兵征伐小勃律,其中三次因遭遇恶劣自然环境而中途放弃。士兵们不得不越过昆仑雪山,面对高原缺氧带来的极限生理挑战,唐军三次败北,皆因自然环境太过严峻。

那么,小勃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度?它位于何处?为何唐玄宗如此重视它呢?在今天的青藏高原西部,有一个名为克什米尔的地方,现由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控制。勃律国就位于克什米尔东部的拉达克地区,紧邻印度河上游,靠近吐蕃,与长安的距离约有九千里之遥。

公元686年,吐蕃入侵勃律国,勃律国王“没谨忙”派遣使者请求唐朝援助。然而,当时的大唐正处于战略收缩阶段,计划撤销安西都护府,根本无力响应勃律国的求援。于是,勃律国在吐蕃的压力下发生了分裂,一部分臣服于吐蕃,另一部分则迁徙至西北的克什米尔吉尔吉特地区。那些留在原地的被称为“大勃律”,而迁徙的则成为了“小勃律”。

由于大勃律更靠近吐蕃,它被迫臣服于吐蕃。但国内依然有一部分“亲唐派”,因此它在夹缝中生存,既要依赖吐蕃,也不得不接受唐朝的册封。小勃律则与西域关系密切,因此与唐朝的联系更为亲近,但也有“亲蕃派”存在。

无论是大勃律还是小勃律,都是在唐朝与吐蕃这两大势力间挣扎求存的微弱小国,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也仅有万余人。开元初年,勃律王“没谨忙”亲自前往长安朝贡,得到了唐玄宗的正式册封。

然而,开元十年(722年),吐蕃再次入侵小勃律。唐朝北庭节度使张孝嵩派遣副使张思礼带兵增援,成功击退吐蕃军队。战后,勃律王没谨忙派使者到长安感谢唐玄宗的援助。

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吐蕃再未敢冒犯小勃律,而唐朝与小勃律一直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开元十八年,没谨忙去世,唐玄宗册封其子“泥难”为新王。

然而,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吐蕃再次入侵小勃律,并迫使泥难投降,打破了唐蕃之间的和平局面,双方重新进入了频繁的军事冲突期。在此期间,田仁琬、盖嘉运、夫蒙灵察等几任节度使,曾多次尝试进攻小勃律,但均告失败。

开元二十八年,吐蕃通过和亲的方式将其公主嫁给小勃律,企图彻底改变小勃律的亲唐态度。次年,泥难去世,继任的麻兮来也不久病逝,最终“亲蕃派”的苏失利之成功登基,从此,小勃律彻底倒向了吐蕃。

苏失利之的倒戈直接导致了西北二十余个小国的纷纷归附吐蕃,断绝了与唐朝的臣属关系。面对这种局面,唐玄宗决定采取行动。天宝六年(747年),唐朝发动了对小勃律的远征,这一战使得将领高仙芝威震西域。

回顾开元十年的战争,我们会看到张思礼为援小勃律而与吐蕃激战的情形。吐蕃一直试图通过西域向西扩张,达到控制中亚并威胁唐朝的目的。然而,由于唐朝在河西走廊的坚固防线,吐蕃始终未能突破这里。于是,吐蕃将目标转向西部,试图征服小勃律这一战略要地。

开元十年,吐蕃军攻占了小勃律九城,并围困了都城孽多(今吉尔吉特)。此时,勃律王向唐朝求援。唐朝北庭节度使张孝嵩立即派遣副使张思礼率兵增援,成功击退了吐蕃军队,恢复了小勃律的失地。这是唐朝第一次跨越昆仑山作战,虽然唐军人数不多,但由于吐蕃未做充分准备,最终惨败。

战后,唐朝在小勃律设置了绥远军,震慑吐蕃,十余年未敢犯边。

天宝六年,吐蕃对小勃律的渗透愈加深重,苏失利之的上台让小勃律彻底背离唐朝。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唐玄宗命安西副都护高仙芝率领一万大军远征小勃律。这场远征面临了诸多困难:大军行进缓慢,且小勃律一度成为敌对势力,缺少内应;再加上雪水融化季节的河水暴涨,使得行军条件更加艰难。

尽管如此,高仙芝巧妙利用凌晨出发等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行军,并成功攻克了小勃律的都城,俘获了苏失利之和吐蕃公主。战后,唐玄宗不仅宽容待之,甚至给予苏失利之“左威卫将军”的职位,让他留在长安。

天宝十二年,封常清接替高仙芝,继续推动对大勃律的征讨。在菩萨劳城,唐军大破大勃律,受降后顺利归还。

唐朝的最终目标达成后,大唐帝国内部危机四伏,“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征讨勃律的成果最终也被拱手让人。

那么,为什么小勃律距离长安如此遥远,且国土狭小,对大唐来说并无太大威胁,唐玄宗为何要如此关注?这看似是“好大喜功”的表现,实则关乎大唐的地缘政治安全。

中国自古是农耕民族,长期以来最大的威胁来自北方草原民族,唐朝时期又面临大食帝国与吐蕃的威胁。为了保护关中平原,大唐特别重视河西走廊与西域的防守。河西走廊是守卫关中的最后一道防线,西域则是阻断吐蕃与中亚或北方草原民族联系的战略枢纽。

吐蕃一直试图突破河西走廊,而唯一的可行路径便是通过昆仑山,而大唐对此设有坚固防线,使得吐蕃几乎无法突破。除此之外,吐蕃人也可通过葱岭一带进入西域。若失去小勃律,大唐将面临来自吐蕃、回鹘、大食、突厥等中亚民族的全面威胁。这就是为什么唐玄宗要坚定保住小勃律的原因。

今天回顾这些历史事件,是否也能看到现今国际局势中的某些影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云博志愿者』竹韵匠心——云博... 9月19日午后,云博志愿团队策划的非遗竹编活动如期开展,众多志愿者踊跃参与,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原创 青... 提起民国时期的上海,除了那些如《情深深雨濛濛》般的才子佳人故事,还有满城的风云与江湖传说。最具江湖气...
陶瓷雕铣机:解决陶瓷加工 “精... 在陶瓷加工领域,“精度不足” 是制约产品品质升级的关键瓶颈。传统加工模式下,无论是手工雕刻的 “凭手...
原创 只... 好的,我会帮你改写这段文章,保持每段原意基本不变,同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使文字更丰富。 --- 在...
新书推荐 | 安国之道:英国的... 基本信息 作者: [英] 何伟亚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品方: 甲骨文 标题: 安国之道:...
原创 金... “人心的复杂性,连高科技也无法完全测量!”这一说法,在古代王朝当权者眼中尤为适用。在他们看来,外族人...
原创 黄... 在众多讲述近代革命历史的影视作品中,黄埔军校的名字频繁出现。这座位于广州的陆军军官学校,不仅以其传奇...
原创 陈... 我是棠棣,一名对历史充满热情的爱好者。感谢大家的关注,希望我们能共同探讨古今中外的历史脉络,纵观世界...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青年统一... 前言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青年统一战线的倡导者,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战的背景和趋势下,充分尊重青年...
原创 谁... 《三国演义》中的曹魏阵营,有着许多能征善战、勇猛无畏的武将,尤其是在个人武力上,典韦与许褚常常被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