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孔融“让梨”之后的人生开挂,却为何最后输给了曹操?
创始人
2025-09-19 23:04:54
0

在东汉末年的动荡岁月里,涌现出了一个才智超群的神童,名叫孔融。提到他童年的传奇故事,最引人入胜的非“孔融让梨”莫属,想必许多人都对此耳熟能详。

据说,年仅四岁的小孔融和他的哥哥们一起分享梨子时,总是选择那个最小、最不起眼的来吃。当家人们看到这一幕,纷纷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不挑个大的来吃呢?小孔融却严肃地答道:“我年纪还小,吃得少,自然应该让出大的给哥哥们。”这毫不做作的回答让长辈们听了非常满意,心中暗自庆幸,看来这个孩子真明白礼义,果然是孔子的后代,祖宗的教诲依然生根发芽!于是,孔融自小就成了“别人家孩子”的典范。

然而,仅仅因“让梨”就看低孔融的才华,那可绝对是大错特错。随着年龄的增长,孔融的口才与智慧更是让人刮目相看。一次,他跟随父亲去拜访名士李膺,但在门前被守卫拦住。小孔融灵机一动,机智地对守卫说:“我可是李膺的远亲哦。”守卫听后,立刻去通报。李膺在内心好奇,此时怎么又冒出一个亲戚?见面后才意识到这孩子其实并没有血缘关系。孔融随后解释:“您的祖辈是老子,我的祖先是孔子,他们俩可是师生关系,那我们不就是亲戚了吗?”李膺听后笑得前仰后合,十分佩服小孔融的机灵劲。不过旁边的一位看客却不屑一顾,冷嘲热讽道:“小时候聪明,长大未必聪明。”对这番讥讽,孔融丝毫不恼,微微一笑回应:“您说得对,看得出来,您小时候一定特别聪明。”这话里透着一股讽刺,逗得周围的人忍不住大笑。

凭借着过人的聪慧,孔融长大后自然而然地被朝廷所重用,成为了一名官员。然而,孔融有个性格缺陷,那就是直言不讳,对不公的事总是敢于直面发声,这在动荡的时代格外危险。不久后,他就因言辞激烈而被朝廷“外派”到北海,担任地方官。虽然他在当地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但因战乱频繁,孔融对军事并不在行,几次战斗都以失败告终,迅速成为“孔北海”的代称,此名号中夹杂着一些调侃的意味。

后来,曹操趁机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汉献帝接到许昌,孔融也随之重回朝廷。然而,孔融对曹操的作为十分不满,处处与其为敌。曹操企图抓捕杨彪,孔融立即出来反对;曹操发布禁酒令,孔融则写文章讽刺他;甚至曹操的儿子娶了袁绍的儿媳,孔融也不放过,嘲讽起来不遗余力。每当曹操听到孔融的发言,脸上总是难掩愠色。虽然曹操自认为自己是个爱才之人,但孔融无疑太擅长惹事了。最终,曹操找到借口,将孔融一家满门抄斩。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孔融恳求曹操饶恕他的家人,但曹操已下定决心,毫不留情。不同寻常的是,孔融的两个孩子显得格外镇定,特别是年仅九岁的儿子,在这一生死攸关的关头说出了脍炙人口的一句话:“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意思是,巢都已经翻覆,又怎能指望蛋完好无损?这八个字成了后世流传的名言,而小孔融一家,也在这一动乱的时代走向了各自的最终命运。

孔融的一生,虽有灿烂光辉,也有深切的悲剧,但他那聪慧与直率的个性,至今仍为无数人传颂,被人们所景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霍... 在西汉历史的长河中,卫青和霍去病无疑是两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正是凭借他们的卓越战绩,汉武帝才得以树...
梅特涅的铁网:如何用“欧洲协调... 维也纳的舞会烛光摇曳,觥筹交错间,一份份密约悄然达成。梅特涅嘴角含笑,指尖划过欧洲地图,一张无形的大...
原创 李... ——·历史的终章·—— 战鼓的声音和呐喊逐渐消失,明朝末年的战火终于熄灭。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章永俊:北京琉璃厂文化漫谈 琉璃厂文化作为北京特色文化闻名于世。自清代以来,琉璃厂逐渐形成了北京文化经营的著名街区,成为北京文化...
原创 关... 跃马斩将,万众之中,侯印赐金,且自封为王。横刀拜书,告别曹公,千古英雄,气吞山河,英名永存。——《重...
《简牍探中华》带你揭开郭店楚简... 楚国故都纪南城是2000多年前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的都城,孕育出灿烂的荆楚文化。1993年,考古工作者在...
原创 让... 自从宋太祖赵匡胤于“黄袍加身”建立北宋政权以来,这个位于中国北部的政权便一直面临着地理上的劣势。宋朝...
原创 诸... 建安十二年,徐庶这位与刘备关系深厚的谋士,极力向刘备推荐了正在田间劳作的诸葛亮。 其实,这并非刘备...
“毕生的事业是读书,著书还在其... 7月7日凌晨,著名历史学者、自由撰稿人傅国涌因病辞世,年仅五十九岁,这位出生于浙江乐清的学者因《金庸...
中央档案馆向社会集中开放第七批...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今天(7日)起,中央档案馆向社会集中开放第七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