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马谡如果按照诸葛亮的部署扎营,真的就能守住街亭么?
创始人
2025-09-19 22:03:23
0

街亭之战,是诸葛亮北伐征途中的决定性战役。这场战斗的成败关系着诸葛亮的北伐进程,甚至影响整个三国的格局。假如蜀军能够在街亭获得胜利,那么北伐的道路将会一帆风顺,蜀汉的形势可能会彻底改变。遗憾的是,街亭之战最终蜀军大败,诸葛亮的精心谋划化为泡影。

这场战役中,最受诟病的人物便是马谡,许多人认为他之所以失败,正是因为他没有按计划行事,随意更改了战术。那么,如果马谡当时完全按照诸葛亮的指示去做,结果真的会那么差吗?

让我们假设,假如马谡确实执行了诸葛亮的指挥,从当时的局势来看,蜀军赢得街亭之战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这么认为呢?我们可以从两个关键的因素来分析。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地形。街亭位于两座山之间,形成了一个狭窄的通道,山上没有水源。这样独特的地形既有明显的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在于,街亭的地形易守难攻,只要成功封堵这条通道,即便敌军的兵力远超自己,想要迅速突破也是非常困难的。

然而,这种地势的劣势也十分明显。一旦出现战术失误,被敌军突破防线并占领了山头,蜀军将面临极为艰难的境地。没有水源的情况下,队伍会迅速陷入缺水断粮的困境,兵员士气也将崩溃。即使敌军没有主动进攻,蜀军也将因此而覆灭。任何有军事经验的将领都会意识到这种地形的潜在风险。

然而,正因为有这样的劣势,马谡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地形优势,避免这种劣势的发生,局面就会变得相对可控。诸葛亮深知这一点,他不仅具备丰富的军事经验,还懂得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他做出的战略部署十分简洁且行之有效。

诸葛亮对马谡的指示非常明确,要求他带领一万到两万大军死守街亭的关隘,绝不能让魏军突破。在部署时,诸葛亮还为马谡安排了魏延率领的五千兵马,作为后备力量,一旦出现问题能够迅速支援。如果马谡能守住街亭,这场战役就能按计划顺利进行。

实际上,诸葛亮对马谡的要求并不高,他并没有要求马谡去主动出击或者争取其他军事功绩,只需他坚守街亭十天,任务便算完成。按照这样的部署,马谡的任务看似并不艰难。

为了进一步分析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历史上的铁原阻击战。当时,朝鲜战场的志愿军仅有两万多人,却成功阻击了美军15万精锐部队。即便兵力悬殊,只要能借助地形的有利因素,合理部署军力,仍然有可能取得胜利。

在街亭战场上,马谡所面临的地势更加有利,而且敌军的火力与朝鲜战场的美军相差甚远。如果马谡按照诸葛亮的部署坚守住街亭,胜算是相当大的。只要他坚持十天,战局便会发生转变,蜀军有望迎来胜利。

再来谈第二个关键因素,那就是战斗力。当时,蜀军的兵力约为两万,而魏军则有十余万。然而,蜀军士气正处于巅峰状态,因为他们在此前的战斗中屡次获胜,士气远胜魏军。魏军对蜀军的强势表现深感畏惧,因此在初期并不敢贸然发动大规模进攻,而是选择观察和评估蜀军的实力。

在这段时间里,马谡只要稍加虚张声势,利用蜀军的士气优势来威慑魏军,就能有效拖延时间。即使魏军之后开始发动小规模进攻,蜀军也能够轻松抵挡。等到魏军真正发动大规模进攻时,蜀军或许会有些困难,但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十天的时间足够让诸葛亮带领大军赶来支援,届时魏军将陷入困境。

遗憾的是,诸葛亮的精心策划并没有得到马谡的重视,导致蜀军最终遭遇了惨败。那么,为什么马谡当时会不听诸葛亮的安排呢?其实,这个问题背后有更深层的原因,值得我们反思。

为了搞清楚马谡为何不听从诸葛亮的指挥,我们必须了解诸葛亮为何如此重用他。从某种程度上讲,诸葛亮对马谡的提拔,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手段。在秦汉及三国时期,士族门阀对国家政权的影响极为深远。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力,许多皇帝都不得不拉拢这些豪门世家。而诸葛亮身为蜀汉丞相,自然明白这一点,并且为确保自己的北伐计划顺利进行,他不断与马氏、邓氏、向氏等家族建立联系,扶持这些家族的年轻一代。

诸葛亮重用马谡,表面上是为了培养他的军事才能,实际上也是为了通过拉拢马氏家族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马谡作为马氏家族的代表人物之一,受到了诸葛亮的重点培养,不仅学习了兵法和军事理论,还获得了指挥街亭之战的机会。诸葛亮认为,这次任务并不复杂,只要马谡按部署坚守街亭十天,便能立下赫赫战功。如此一来,马谡将获得升迁的机会,蜀汉的士族阶层也会因此更加团结。

然而,马谡的个人性格问题使得事情并未按照诸葛亮的计划发展。年轻气盛的他,不仅自信心过强,而且急于立功,因此过于轻视诸葛亮的安排,认为自己有能力独立应对魏军。他更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最终导致了战败。

在这一过程中,尽管王平等老将多次劝谏,马谡依然固执己见,甚至与王平发生分歧,最终导致蜀军陷入困境。魏延则对马谡的安排心生不满,见马谡如此傲慢,选择不再理睬他。最终,马谡虽然迅速撤退,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却抛下了大量士兵,留下了无数遗憾。

诸葛亮在此时面对一个艰难的选择:如果不惩治马谡,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像他这样的“纨绔子弟”损害蜀国的前途。正如古语所言,“人算不如天算”,即便诸葛亮精通天文地理与军事,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但面对人性的复杂和不可预测的局势,许多事情最终难以控制。

街亭之战的失败,不仅仅是军事布局上的失误,更是对人性和客观规律的低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蒋... 1949年,蒋介石选择撤退到宝岛台湾,这一决策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考量呢?在他出发前,他究竟携带了多少...
在历史教材中,他们竟撒下弥天大... 本文转自【央视网】; “1937年7月,日中两军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武力冲突,日中战争爆发”“19...
原创 曹... 曹操早年曾多次征召司马懿出仕,但司马懿最初却坚决推辞不接受。这其中的原因耐人寻味。根据司马懿的传记以...
原创 晚...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某一天,在老上海的襄阳公园门口,两位特殊的游客出现在了那里。他们身穿褪色的旧棉布长衫...
原创 陈... 刘邦曾经说过,自己能够成功夺取天下,主要依靠的是萧何、韩信和张良的帮助。萧何为他治理国家、提供后勤支...
记者手记丨从日本教科书上的卢沟...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记者手记|从日本教科书上的卢沟桥事变谈起   新华社记者郭丹 陈泽安 罗鑫...
原创 一... 李鸿章是清朝末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外交家,他的生活跨越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中国动荡时代。这句话...
原创 明... 明代的都察院是该朝最高的监察机构,其主要职能包括监督地方官员的政务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巡视及纠察,以...
原创 慈... 当然可以!我帮你把文章每段保持原意的基础上,适当丰富细节和改写,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慈禧太...
原创 论... 当然,这里是你的文章改写版,保持了原文语义和总字数的基础上,增加了细节描述,使内容更加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