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3年,皇太极去世,豪格与多尔衮为了争夺皇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此时,两黄旗的将领们,以索尼和鳌拜为首,竭尽全力地阻止多尔衮的势力扩展。多尔衮在强大压力下,不得不暂时退让。最终,皇九子福临被推举为新的统治者,年号顺治。
年仅六岁的顺治皇帝,由摄政王多尔衮辅助治理国政。在多尔衮的指挥下,满清八旗军队在山海关外以压倒性的力量击败了李自成的军队。成功之后,清军迅速进入关内,清朝的都城由此迁至北京。为了表彰多尔衮的卓越功绩,顺治皇帝特意将其封为叔父摄政王。从这一刻起,多尔衮的权势急剧上升,逐渐超越了其他亲王,成为清朝的最高实际统治者。
鉴于多尔衮的强势掌权,曾积极阻扰他继位的索尼、鳌拜等人此时究竟身处何地呢?他们在多尔衮掌控政权时的状况如何?是否遭到了多尔衮的打击和报复呢?
鳌拜当时守卫在外军,根据地相对稳定,虽然他在多尔衮的统治下依然感受到了压力,却还是享有一定的权力。他随英亲王阿济格在陕西地区与李自成的大顺军作战,战斗一路推进到湖北,之后他与肃亲王豪格在四川会合,成功击败了张献忠的军队。
与此同时,索尼仍在中央府务中挣扎,身处多尔衮的监视之下,日子非常艰难。在顺治二年,多尔衮罢免了他担任的吏部启心郎职务(这个职位为正三品,负责协助管理六部事务),尽管他仍留在吏部工作。后来因为有人告发索尼擅自将内库的漆器送人,结果被多尔衮削去爵位。到了顺治三年,索尼因被怀疑扣留了大臣递给多尔衮的信件而被捕入狱,面临严厉的审判。甚至有大臣提出要将他处死。多尔衮亲自对其审理,经过深入调查,最终得以证明他是冤屈,索尼得以无罪释放。
顺治五年二月,豪格在成功击败张献忠后,带领军队凯旋归朝。然而,他因隐瞒部下冒功的事实及任用有罪之人而被多尔衮关入监牢。三月,豪格在狱中不幸去世。豪格死后,有人向多尔衮告发索尼和鳌拜曾商议立豪格为帝之事,使多尔衮勃然大怒。索尼随即遭到抄家并被流放至沈阳守卫皇陵,而鳌拜则受到罚款作为惩罚。
到了顺治七年,多尔衮去世,这令长期受其压迫的索尼和鳌拜等人如释重负。多尔衮去世后,顺治皇帝因长期忍受其专横行为,进而命人挖掘了多尔衮的坟墓。同时,那些曾与多尔衮抗衡且遭受打压的大臣们则开始得到了顺治皇帝的重用,索尼和鳌拜更是被委任为顺治皇帝的托孤大臣。
此后的康熙早期,鳌拜开始独揽大权。他的行为举止任性妄为,气焰焰腾,也丝毫不逊于多尔衮的霸道行径。当然,这一段故事又是另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