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俄罗斯,很多人首先会想到近期的俄乌冲突。作为全球军事大国之一,大家普遍认为俄罗斯能够迅速解决这场战争。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场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超过五个月,依然没有任何结束的迹象。正因如此,这场战争引发了人们对曾经强盛一时的苏联以及苏联解体的讨论。而在谈到苏联解体时,不少人不由自主地会想到当时的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然而,今天我们要讲的却是另一位关键人物——谢瓦尔德纳泽,他曾是苏联的外交部长,在苏联解体前夕,他毅然辞去了外交部长职务,回到了自己位于格鲁吉亚的家乡。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谢瓦尔德纳泽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谢瓦尔德纳泽于1928年出生在格鲁吉亚一个靠近黑海的小村庄,成长在一个教育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在家中严格而又充满爱心的教诲下,谢瓦尔德纳泽从小就表现出了对知识的浓厚兴趣。因为家境殷实,谢瓦尔德纳泽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并且成绩优异,这使得他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政界人物。年少的谢瓦尔德纳泽对这些领导人物充满了崇敬,心里暗暗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像他们一样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
毕业后,在学校的推荐下,谢瓦尔德纳泽回到了家乡,进入政府部门担任基层工作人员。由于他工作踏实,能力出众,谢瓦尔德纳泽很快便从一个普通的办事员晋升为更高职务,开始接触到更多关于国家事务的工作。二战结束后,苏联开始恢复经济,谢瓦尔德纳泽和全体苏联人一样,对斯大林充满敬仰。在斯大林统治时期,谢瓦尔德纳泽还只是一个在底层默默工作的小官员,尚未在政坛上崭露头角。
直到赫鲁晓夫上台后,谢瓦尔德纳泽凭借自己的才干和出色的办事能力,成功当选为格鲁吉亚共青团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全盘否定斯大林的政策,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例如,赫鲁晓夫号召全国大规模推广玉米种植,尽管这项政策并未在全国普及,但谢瓦尔德纳泽仍然积极配合,并全力支持赫鲁晓夫的各项举措。这一行为也赢得了赫鲁晓夫的极大信任,进一步巩固了谢瓦尔德纳泽在苏联政坛的地位。
而在勃列日涅夫通过政变推翻赫鲁晓夫后,谢瓦尔德纳泽也紧随其后,积极配合勃列日涅夫进行反腐工作。他的努力帮助勃列日涅夫成功破获了格鲁吉亚第一书记姆扎瓦纳泽的贪污案,这一胜利使谢瓦尔德纳泽在新政权中立稳了脚跟。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谢瓦尔德纳泽凭借自己擅长迎合的手段,成功地适应了多任领导人的政策,迅速在政坛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声望。
然而,谢瓦尔德纳泽的真正事业巅峰,却是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才到来。谢瓦尔德纳泽和戈尔巴乔夫早在年轻时便是好友,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已处于严重的内外交困中,国家面临崩溃的边缘。为了进行改革,戈尔巴乔夫任用了不少自己的同学和朋友,而谢瓦尔德纳泽凭借在政府中的资历被任命为外交部长。随着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和新思维”的政策,谢瓦尔德纳泽则充当了积极的推动者。然而,由于西方的经济理论与苏联的国情并不相符,盲目照搬西方的改革模式加剧了苏联的困境。
谢瓦尔德纳泽并不完全适合担任外交部长,他在任期间做出了一些错误的决策,使得苏联人民对他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例如,他促成了柏林墙的倒塌和德国的统一,推动苏军撤出阿富汗,以及在伊拉克战争中做出让步。这些举措使苏联在东欧、中亚以及中东地区的势力受到削弱,进一步加速了苏联的衰落。改革的失败加上民众的不满,使得谢瓦尔德纳泽敏锐地意识到苏联将很快面临解体,而他的外交部长职位也将面临巨大的政治风险。
于是,在苏联解体的前夕,谢瓦尔德纳泽毅然辞去外交部长职务,尽管戈尔巴乔夫多次挽留,但他依然决定返回格鲁吉亚。凭借自己在苏联政府多年积累的声望,谢瓦尔德纳泽在格鲁吉亚赢得了民众的支持。在苏联宣布解体后,谢瓦尔德纳泽被视为格鲁吉亚的救世主。1995年,他被推举为格鲁吉亚的总统。
然而,谢瓦尔德纳泽担任总统后并未能完全如预期般成功。他上任不久,便爆出家族腐败丑闻,导致他迅速失去民众支持,最终被迫下台。谢瓦尔德纳泽经历了苏联的辉煌与衰败,但在掌握了国家治理权力后,他未能避免重蹈覆辙。尽管他曾为苏联解体的幕后推手之一,但在格鲁吉亚的总统任期内,谢瓦尔德纳泽并未能够成功治理这个国家,历史的教训并没有帮助他做出更好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