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关羽在襄樊之战失败后,能够成功突破重围回到成都,蜀国的命运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很多人认为,如果关羽成功突围,蜀汉不仅会迎来更强的局面,甚至可能击败曹魏。但若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设想其实会导致蜀国陷入更加深重的危机,诸葛亮和魏延甚至可能因此丢掉自己的职位。
关羽北伐的风波与孙权的背叛
关羽,作为刘备的结义兄弟,是蜀汉政权的核心人物之一。虽然刘备曾言“吾得孔明,如鱼得水也”,但与关羽、张飞的情谊同样深厚。刘备和关羽、张飞之间,更多的是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早年的刘备能在乱世中生存下来,靠的正是这两位得力助手的帮助。没有关羽与张飞的支持,刘备恐怕早就没命再谈建立蜀汉帝国了。
在公元208年,刘备与孙权共同击败曹操,借此大胜,刘备迅速占领了荆州的多个地区。孙权虽然对刘备的扩张心生不满,却又不敢轻易动手,因为与刘备的合作关系让他处于一种微妙的局面。于是,孙权提出了一个条件:刘备若想继续占有荆州,必须在日后得到益州后归还。为了安抚孙权,刘备答应了这一条件。
然而,当刘备顺利控制了成都,关羽却被派遣去镇守荆州。刘备对此事似乎没有太多的归还打算,反而在公元215年,曹操进攻汉中时,才被迫分割江夏、长沙和桂阳等地给孙权。这一举动让孙权彻底明白,只有通过武力才能从刘备手中收回荆州。
到了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大获全胜,关羽也趁机出兵攻占襄樊。此时,孙权发现了一个机会,于是派遣吕蒙、陆逊等将领准备进攻荆州。正巧曹操刚刚经历了汉中的大战,手忙脚乱,无法立即应对关羽的进攻。于是,曹操决定与孙权联合,反击关羽。最终,孙权在背后撕毁了与刘备的盟约,吕蒙通过偷袭成功占领了荆州,关羽被迫撤退。
如果关羽成功突围,蜀国将面临灾难
关羽在襄樊失利后,决定率领一小队精兵冲出孙权的包围圈,期望能突围回成都。然而,当关羽的队伍突破至临沮时,他们被再次包围。就在临沮,关羽与关平双双被孙吴的军队斩杀。若关羽成功突围回成都,蜀汉的未来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甚至可能走向灭亡。
临沮离成都不过20里路,关羽的马兵若能全速前行,半天内就能抵达。可惜,关羽在战斗中受伤且已年迈,最终未能突破敌人封锁。假设他成功突围并回到了成都,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是,他不仅会与孙权进行报仇,还可能会与刘备发生冲突。
首先,关羽的性格极为孤傲,他可能会将自己视为蜀汉的“股东”。因此,他回到成都后,首要任务可能并不是和刘备联手对抗曹魏,而是和刘备算账。因为在襄樊遭遇困境时,关羽曾急忙派遣使者向刘备的部将刘封、孟达请求援助,但刘封未及时派兵支援,甚至在战局不稳时拒绝了关羽的请求。
关羽极有可能认为,刘封之所以敢拒绝援助,背后有刘备的默许,因此他可能会为此对刘封展开报复。为了恢复自己的威信,关羽甚至可能会直接请求刘备批准斩杀刘封。而这次,刘备也许不得不亲自主持,消除关羽的愤怒,以平息此次冲突。
接下来,关羽的目光可能会转向蜀汉的军师——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心腹重臣,诸葛亮长期负责国家政务和军事事务。然而,关羽在北伐期间,诸葛亮未能给予足够的支持和援助,这导致了关羽在湘关战役时粮草匮乏,被迫掠夺孙权的物资,为后来的荆州失陷埋下了伏笔。关羽会质问诸葛亮为何未派兵支援,为什么不为他提供所需的援助,这可能会导致两人关系的破裂。
在关羽的压力下,诸葛亮可能会选择辞去军师职务,甚至返回隆中,结束自己在朝中的生涯。
魏延可能会被迫重新定位
如果关羽成功回到成都,刘备可能会赋予他新的职位,最可能的便是汉中太守,兼任镇北大将军。毕竟,关羽在北伐中的出色表现让他成为蜀汉最重要的军事人物之一,负责防范曹魏才是最迫切的任务。
然而,这也意味着魏延可能会被迫调整自己的职位,重新担任牙门将等基层职务。毕竟,刘备对关羽的信任显然超过了魏延,这使得魏延在军中的地位相对弱化。
刘备可能提前发动东征,后果难料
如果关羽成功回到蜀汉,刘备可能会被迫出兵进攻孙权。毕竟,关羽与刘备、张飞是生死与共的兄弟,孙权背后暗算关羽,这一仇必定会激起关羽的复仇之心。而关羽复仇的先锋,毫无疑问将是他自己与张飞。
然而,刘备和关羽的合作并非毫无隐患,蜀国虽然兵力强大,但对水战的掌控极为薄弱。孙权的精兵水将让蜀军处于劣势,而最终的战局,可能会陷入僵局,无法产生明显的胜负。与此同时,蜀国内部的空虚也为曹魏提供了可乘之机。
一旦蜀汉因关羽复仇之事大规模东征,蜀中空虚,曹魏必然会趁机发起进攻,成都的防线可能随时崩溃。即便刘备能回援,也许此时蜀国的政局已陷入动荡,难以恢复曾经的稳定。
结语
关羽若成功突围回成都,可能会激化蜀国内部的矛盾,导致诸葛亮、魏延等核心人物的权力重新洗牌。刘备或许会被迫带领蜀军进攻孙权,但由于内外压力重重,蜀汉的未来极为迷茫。最终,蜀国可能会因内外交困走向灭亡,刘备辛苦创建的蜀汉政权,也许会在这一系列纷争中提前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