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西迁,历经浙、赣、湘、粤、桂、黔六省,行程2600余公里,最终于1940年初定址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并在此办学7年。
浙江大学校史馆
在浙江大学校史馆,浙大西迁是馆内重要的展程部分,与之相关的珍贵的浙江大学西迁图片展示出这场“文军长征”的历史脉络,特别是在贵州办学的部分,让参观者从图上了解这段历史。
1940年,浙大一年级在贵阳青岩开课,青岩成为浙大在贵州最早的办学地。最终,浙大选择了湄潭,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是乱世中的世外桃源。
图中展现了当时遵义湘江河、湄潭等地的场景。
浙大学生借住遵义师范学校的校舍,在湘江河里游泳。
在湄潭办学的校舍、宿舍。
在浙大西迁至湄潭工作学习过的院士达50多位。被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定为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誉为“东方的剑桥”,成为新中国具有国际影响的一流大学,办学成果卓越。
浙大西迁湄潭的7年间,苏步青、王淦昌、谈家桢、贝时璋等大批学界泰斗在此潜心科研教学,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静
编辑 杨羽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