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的序幕:李昖、申砬与日军的对决
早在日本大举侵略朝鲜的第三天,4月17日,林泓——上期提到的水军将领——将倭寇侵入庆尚道的消息迅速传达给了汉城的朝廷。此时,战争已然迫在眉睫。你还记得朝鲜派往日本的两名使者,黄允吉和金诚一吗?国王李昖首先重赏了黄允吉,接着却将金诚一流放作为惩罚。这一举动显示了李昖对外敌威胁的敏感与果断。
李昖紧急任命了老将申砬为全军总指挥,负责领导朝鲜三个道的军队南下讨伐倭寇。申砬此人非同一般,曾在朝鲜北方屡次击败女真人,那时的女真部落对明朝也构成了巨大威胁。申砬的军事经验极为丰富,因此李昖寄予厚望。然而,由于集结三道兵马需要时间,李昖先命令庆尚道的将军李镒带领地方兵力率先出征。
4月19日,李镒带着仅60名骑兵,算是他所有兵力,便出发前往南方抵抗日军。这60名骑兵或许人数不多,但李昖的计划是让李镒调动当地守军与倭寇作战,提升战斗力。然而,李镒到达庆尚道北部的鸟岭后,却发现当地守军早已溃败,士兵四散逃亡,根本无法指挥。进入尚州后,尚州的地方官金澥不仅拒绝提供援助,还找借口逃跑。李镒愤怒至极,曾一度决定处死另一位官员权吉。经过权吉的恳求,并保证能招募士兵,李镒才放过了他。
然而,能招募到的士兵大多为老弱病残。理智推断,所有能逃跑的壮年男子早已逃离,而剩下的则是那些无力逃避的。李镒决定采取紧急措施,他宣布尚州免费发放救济粮,吸引了大量百姓前来。结果,这些百姓被李镒强行征召为军人,虽然数量庞大,约有六千多人,但大多数依旧是体弱多病的人。
李镒终于准备迎战时,日军小西行长的部队已快速逼近。4月23日晚上,第一军就已抵达尚州附近。当一名村民撞见小西行长的部队并将消息送到尚州时,李镒却不信,反而命令将此人拖下斩首。第二天早上,日军并未现身,李镒下令杀掉了这名村民,并以“散播谣言”罪名处死他。但事后李镒决定再次派人侦察,结果发现日军已在附近徘徊,正处于准备战斗的状态。
不久后,李镒派出的侦察队在丛林中遭遇日军,并全部被歼灭。李镒意识到事态严重,亲自出城侦查情况。刚走出尚州城,他便看到几名日军士兵高举自己侦察兵的头颅,双方随即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此时,小西行长将部队分为两路,自己与松浦镇信率领一万士兵攻打尚州城,另一部分7000人由宗义智指挥。在战术上,宗义智的部队采用典型的日军火枪阵地战法,而朝鲜军依旧主要使用弓箭,武器的差距使得他们处于极大的劣势。交战不过几分钟,朝鲜军就被打得溃不成军,丛林中到处都是朝鲜士兵的尸体。与此同时,小西行长轻松攻陷了尚州城,成功突破了朝鲜的防线。
李镒在战败后丢弃了盔甲和战马,披头散发地逃过了鸟岭,而一些其他的将领则选择在败北中死守,最终被日军俘获并惨遭杀害。根据史料记载,这场惨败导致了超过300名朝鲜士兵的死亡。李镒的战败不仅让朝鲜的军事指挥体系遭遇巨大打击,也让朝鲜王朝的正规军暴露出腐化和战术落后的现象。
4月25日,日军的指挥官丰臣秀吉终于抵达名护屋城,迎接他的有石田三成等日本将领。秀吉一到便开始规划接下来的战斗,石田三成向秀吉报告了当前战况,特别是小西行长的部队已突破忠州城,距离朝鲜首都汉城愈加接近。秀吉对战果非常满意,并指示三成继续指挥,期待尽快占领朝鲜。
然而,战局的变化始于李昖在汉城接到李镒败退的消息,整个朝鲜上下震动,李昖更是开始考虑迁都的可能性。面对倭寇的威胁,李昖无奈之下,决定将重任交给申砬。
4月26日,申砬带领8000名士兵挺进鸟岭准备迎击日军。骑兵,作为朝鲜少数的优势兵种,成为他们的核心力量。朝鲜的骑兵在战争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日本的骑兵部队却远未成熟。申砬做出决定,放弃了鸟岭,退往丹月驿,并决定在那里与倭寇一决胜负。
然而,随着小西行长的推进,战斗的压力不断加大。4月27日,日军的第一军攻占了闻庆县,并成功俘虏了县长申元吉。在面对日军的凌厉攻势时,申砬选择了迎战,但朝鲜的士气已经崩溃。到了4月28日,弹琴台之战爆发,申砬试图以骑兵的优势迎击日军,但在日军的强大火力下,朝鲜的精锐部队全线溃败。
日军的胜利并没有止步于此,随着战局的持续推进,忠州城成为了新的战场。小西行长率军踏上忠州城,朝鲜的首都汉城也即将成为日军的下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