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赓之子看谍战片,认为剧情吹牛胡编乱造,陈赓训斥:你懂个屁
创始人
2025-09-18 15:32:10
0

1961年上映的电影《51号兵站》是中国影史上一部经典的谍战片,讲述了1943年在苏中地区,新四军设立的一个地下兵站被叛徒告密后遭破坏的故事。电影围绕青年干部梁洪展开,他在地下党的帮助下,在敌人眼皮底下巧妙地运送了一批制造迫击炮所需的无缝钢管,最终成功将其送到苏中根据地。影片生动再现了隐蔽战线上,战士们与敌人展开斗智斗勇的英雄事迹,展现了那个年代无数地下党员为革命事业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

《51号兵站》于1960年完成拍摄,在公映前曾送给陈赓征求意见。陈赓的儿子陈知建观看影片时显得颇为不解,并做出批评:“在日本占领、白色恐怖肆虐的年代,居然有共产党能如此轻松地弄到警车,甚至能化妆成宪兵,简直是胡编乱造,吹牛罢了。”当然,陈知建当时只是基于自己有限的理解发表的意见。他当时还是中学生,尚未亲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难免对影片中的情节产生怀疑。

听到儿子的话,陈赓气愤地训斥了他一顿:“你懂什么?当时我们就是这么做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凭什么不相信?国民党一些重要人物身边的联系人,就是我们的人,后来他们的作战厅长还帮助我们送情报呢,你信不信?”面对父亲的严厉批评,陈知建依然难以信服,于是陈赓微笑着不再多言,知道儿子想从自己口中套出更多的故事,但由于当时的情报工作涉及国家机密,他无法继续详细说明。事实上,影片《51号兵站》所呈现的情节真实存在,那些精彩的故事背后,有着多个原型人物。虽然陈赓没有在新四军服役,但他深知隐蔽战线的艰险与复杂,曾亲自经历过比电影中更为惊险的情节。若说电影讲述的故事是深入敌人核心,陈赓的经历则是从虎口拔牙。

陈赓在南昌起义时担任第20军第3师第6团1营营长,并在南下广东的战斗中腿部重伤,之后辗转来到上海治疗。治疗好之后,他接到中央命令,成为新成立的中央特科第二科科长。此时,中央特科正处于危机四伏的时刻——蒋介石和汪精卫接连背叛革命,中华民国的“白色恐怖”愈加严酷,革命力量急需保卫措施。陈赓所接到的任务不仅仅是保护机关安全,还要提前获取敌人的动向。

“白色恐怖”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许多动摇分子纷纷叛变,甚至供出大量地下党机密,这对党组织的破坏比敌人还要严重。为了防止更多叛徒对党组织造成危害,中央特科迅速成立,并且由周恩来直接领导。特科设有四个科,分别是总务科、情报科、行动科和无线电通讯科,其中行动科(又称“红队”或“打狗队”)更是名声在外,敌人听到此名往往心生恐惧。

陈赓的情报工作颇为复杂,虽然他有着丰富的军事经验,但为何被任命为情报科科长呢?这得归功于他1926年被派往苏联学习的政治保卫工作。凭借他在革命斗争中的表现,陈赓被认定为忠诚、勇敢且机智的党员,具备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广泛的社交网络。作为中央特科的负责人之一,陈赓化名“王庸”,时而装扮成商人,时而装扮成上海的“小开”,通过与警察、特务、租界巡捕的交情,打入社会各个阶层,掌握了大量敌情。

有一次,地下党在法租界的一家戏园里开会,因信息走漏,租界的警探突袭了该地点。陈赓凭借自己的人脉,巧妙地找到了一个认识的警探,提出协助他守住一个出口,趁机帮助党员们逃脱。陈赓的能力不仅体现在情报工作上,许多关键时刻,他都能凭借自己丰富的社会关系营救出被捕的同志。

然而,仅靠外部的情报来源还远远不够,周恩来与陈赓决定实施“拉出来,打进去”的方针。在这一过程中,杨登瀛的出现为革命事业贡献巨大。杨登瀛原本是上海的风云人物,凭借自己广泛的社会关系,成功与国民党高层人物建立联系。通过与杨登瀛的接触,中央得以通过内部人员获取敌方的情报,这些情报为党组织的战略部署提供了宝贵的帮助。

1931年,杨登瀛成功帮助营救了关向应等重要同志,并且多次帮助中央特科识别叛徒,捣毁敌人的特务网络。尤其是在制裁叛徒白鑫一事上,陈赓亲自部署了暗杀行动,白鑫最终在上海被成功除掉。这一行动震惊了上海,成为了特科名声大噪的原因之一。

陈赓在特科中的工作不仅仅是情报收集,他还亲自参与了许多高风险的行动。他与钱壮飞、胡底等人共同开创了“打进去”战略,成功地将敌人的内部网络渗透破坏,为党组织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信息支持。钱壮飞在国民党的无线电管理处工作,成功将重要情报送至中央,帮助红军顺利实施战略转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央特科也面临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最终在1935年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然而,隐蔽战线的工作依旧在继续,许多无名英雄的贡献依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陈知建最终理解了父亲当年所说的那些话,他开始相信父亲讲述的那些传奇故事。后来,他在警备区工作时,遇到了一位名叫郭汝瑰的老战士,他曾在敌营中担任重要职务,为中共提供了许多关键情报,最终帮助赢得了多次关键战役。陈知建意识到,正是那些无声无息的英雄,才真正保障了革命的胜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寻迹红色十堰:这6条路线,带你... 今天是7月1日 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在这片用鲜血染就信仰的国土上 深藏着中国革命星火燎原的密码...
原创 缅... 上文已提及缅甸独立与政体形成的关键协议——《彬龙协议》。本文将继续探讨缅甸政局的演变过程。 1948...
原创 北... 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有一位命运多舛的公主,她就是扶风郡公主高妙仪。她出生于北齐的皇室家族,是赵郡王高...
原创 八...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满清的八旗制度,是否源自金朝的猛安...
原创 如... 我国河流众多,水系交错,特别是东部地区。从北到南,松花江水系、辽河水系、海河水系、黄河水系、淮河水系...
原创 从... 我国的封建王朝历经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有一些短暂却光辉灿烂的时期,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尽管短...
原创 4... 当然,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每段意思不变,并适当增加细节描写,使内容更加丰富。 --- 1953...
原创 三... 在三国时期,虽然有像郭嘉、法正这样广为人知的谋士,但有一位深藏不露的智者,却在魏、蜀、吴三方的历史长...
原创 刘... 湖北枣阳——刘秀的故乡与传奇人生 湖北枣阳,这片被誉为“古帝乡”的沃土,曾经孕育了两位皇帝,而其中...
原创 好... 东海之上,一块面积还不到7平方公里的无人荒岛,却成为了牵动中日两国最敏感主权神经的焦点,更是沦为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