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上甘岭战役后,秦基伟见毛主席就敢开玩笑!毛主席:我可没那么说
创始人
2025-09-18 13:31:00
0

1953年春天,解放军15军军长秦基伟结束了长达数年的朝鲜战场征战,搭乘火车从战火纷飞的朝鲜回到了祖国。此时,朝鲜战争已接近尾声,局势的转折让人充满期待。刚回国不久,秦基伟便接到了一个令他不敢怠慢的通知——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召见他,要求他立即前往北京。

接到命令后,秦基伟毫不迟疑,马上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路程。与彭德怀见面后,他原以为这次召见是因为战场上有突发情况,然而,彭德怀的口吻却带着一丝兴奋:“毛主席要见你。”听到这个消息,秦基伟内心一阵激动。自13岁起,秦基伟便投身革命,15岁加入红军,战斗了多年,可直到1953年,他已经接近四十岁,却从未与毛主席有过直接的对话。如今,毛主席亲自召见,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荣誉。

在彭德怀的指引下,6月16日,秦基伟来到了北京中南海的丰泽园菊香书屋,准备与毛主席见面。这个重要时刻让他心情紧张,他在进门之前特意站在玻璃窗前仔细整理衣服,甚至还抹了几把头发,力求给毛主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秘书通报后,他迈步走入房间,向毛主席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并礼貌地报到。

出乎意料的是,毛主席并没有让他站着报告,而是摆手示意他坐下,并且亲切地笑着说道:“15军军长秦基伟,曾在太行山当过司令,还是上甘岭的英雄呢。”这句话让秦基伟心中一阵激动,毛主席显然对他的战绩有所了解,自己多年来在战场上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肯定。

随后,毛主席询问了秦基伟在朝鲜战场上的经历,秦基伟毫无保留地详细叙述,并结合自身的经验,提出了三点关于美军作战的看法:“首先,美军的装备虽然强大,但他们在夜战时表现得十分脆弱;其次,他们不擅长近战,缺乏拼刺刀的勇气;最后,美军非常怕死,遇到困境时常会投降。”毛主席听后连连点头,认可了他的分析。事实上,早在几年前,毛主席就曾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骨头,比美利坚合众国的钢铁还要硬。”秦基伟的观点,与毛主席的看法不谋而合。

话题逐渐深入,两人关系迅速亲近,秦基伟也开起了玩笑,回忆起15军在前线发生过的一件趣事:“主席,记得有一次您关心我们的战士们的伙食,叮嘱我们给他们好好照顾,结果我们副主席听错了,误以为您说要给战士们吃炒面。”这一幕发生在朝鲜战争的后期,那时交通条件改善,前线的志愿军早已吃得不再单一,甚至早餐能够吃上油条豆浆,生活条件比国内还好。然而,15军副主席因耳背,真的按照误听指示给战士们准备了一顿炒面,闹了个笑话。

听到这件事,毛主席忍俊不禁,笑着说道:“我可没有这么说啊!”笑声中,毛主席又感慨道:“国家穷,确实是让同志们受委屈了。”尽管这是秦基伟第一次与毛主席见面,但两人之间的交流已经十分融洽。谈话间,毛主席还为秦基伟点燃了一支香烟,并递给他烟盒,示意他也来一根。

秦基伟本是个老烟民,长期以来几乎每天要吸两包烟。根据他多年的警卫员回忆,秦基伟在军中的烟瘾极重。然而,面对毛主席递来的香烟,他却出乎意料地说道:“主席,我不抽烟。”毛主席听后微微一愣,但并未怀疑,便将烟盒放在桌子上,两人继续聊着天。其实,秦基伟此时心里有自己的顾虑,他深知在毛主席面前吸烟似乎有失礼数,尽管心里有些渴望抽烟,他还是决定坚持自己的原则,说自己不抽烟。

这次与毛主席的会面持续了几个小时,令秦基伟心情愉快,神清气爽。当他回到自己的指挥部时,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戒烟。既然已经在毛主席面前宣称不抽烟,那么他便决心不再抽烟,不能在背后做出违背自己言辞的事情。从那以后,秦基伟真的是戒烟成功,直到他去世,都没有再抽过一根烟。这一决定,也展现了他极强的自制力,成为他一生中成功的秘诀之一。

秦基伟的出身贫寒,早年识字不多,直到担任太谷游击支队司令员时,才发现自己文化水平的局限。在许多文化水平较高的战友面前,他感到自己的不足,尤其在指挥战斗时,沟通上也显得吃力。于是,秦基伟决心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他每天写日记,记录工作中的点滴,并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翻字典查找。不久后,他的识字量大幅提升,军事素养也随着日记的写作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秦基伟也保持着每天阅读的习惯,尤其爱读一本手抄的《孙子兵法》,在空闲时间里总会细细琢磨。经过多年的自学,秦基伟的文化水平已经大大提升,他不仅能和其他知识分子平等对话,甚至在许多问题上都有独到的见解。朝鲜战争结束后,秦基伟回到国内,多次赴各地讲解自己在战场上的经历。他的报告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从未有过任何华丽的辞藻,但总能让听众对战争的整个过程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东北时,陈赓请秦基伟给哈职大教职人员做报告,秦基伟没有提前准备稿子,而是一气呵成地讲了四个小时。陈赓坐得端正,听得专注,直至报告结束时,依然意犹未尽。这场报告不仅令人深受启发,也让陈赓感慨万分,要求秦基伟再去战犯管理所为战犯做一次报告。

秦基伟的报告内容令人动容,从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讲到上甘岭英勇牺牲的烈士,再到抗美援朝的胜利,场上不少战俘听得热泪盈眶,深刻反思自己过去的封建思想,最终这场特殊的报告取得了圆满成功。

此后,秦基伟先后担任了多个军区司令员,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不仅在军事指挥上屡次创新,带领中国军队走向现代化,还在1984年的国庆大阅兵中,指挥了史上最具杀气的阅兵,获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1988年,时年74岁的秦基伟担任国防部长,继续在军事岗位上为祖国贡献力量。晚年时,他常常回忆起自己当年作为红军战士的日子,尤其在长征中,他为了不拖队伍,坚持翻越两次秦岭,即使右手受伤严重也未曾停下脚步。秦基伟的战斗精神和毅力,深深影响了无数后来人。

他始终牢记自己与战友的情谊,曾多次托人寻找柴云振,这位曾在朝鲜战场上伤痕累累的英雄,因为没有及时得到表彰,一直未曾享受应有的荣誉。通过多年的努力,秦基伟终于在1986年找到了失联33年的柴云振,并亲自为他颁发了奖章。这一场重逢,令两位老战友泪流满面,秦基伟深情地对柴云振说:“正是你们为15军赢得了荣誉,为祖国建立了功勋,我为你们骄傲!”

秦基伟将军的生命是一段传奇,他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军人的责任与担当。他在八十岁之前,始终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忍... 近期,东亚地区的局势变得更加紧张,尤其是南海和朝鲜半岛问题。9月13日,几乎在同一天,中国和朝鲜分别...
笔墨绘滇黔:于立学写生笔下的西... 【艺术简历】 于立学,男,汉族,辽宁鞍山人,1990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中国...
画家邱汉桥山水画《赏云》欣赏 画家邱汉桥山水画《赏云》欣赏
【2025“国寿小画家”省级评... 近6万幅精彩画作,一场童心与艺术的双向奔赴!9月17日,第十五届“国寿小画家”浙江省少年儿童书画艺术...
彩艺绘玛瑙 非遗彰底蕴丨南岗区... 为进一步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推动职工文化创意成果转化,让职工的匠心巧思深度融入南岗区文化建设,使“...
遵义记忆·历史上的今天|遵义县... 7月1日 历史回眸 1.2021年7月1日,大型主题情景剧《伟大转折》在遵义大剧院首演。 《伟大...
原创 三... 好的,以下是一篇以“三国杀敌总数最多的猛将,七旬姜维手刃五六人,第一比赵云还要猛”为标题的自媒体文章...
明代弘治鸡黄釉瓷器欣赏 弘治鸡油黄釉瓷器的釉色呈现出如鸡油般娇嫩、艳丽的独特风貌,故而人称鸡油黄,也被叫做娇黄。其黄色纯正,...
原创 1...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政权,其百年历史见证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明朝中期,火器已经...
原创 一... 我在岛屿读书 文/梅湾农夫 这片土地位于河南省巩义市芝田镇的北端,展示着北宋时期著名人物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