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朝的政事堂为什么会演变为凌驾于“三省”之上的权力机构?
创始人
2025-09-17 23:02:51
0

唐朝的中央核心制度是“三省六部制”。鲜为人知的是,在唐高宗时期,这一制度逐渐演变成为“一堂三省六部制”(也有人称之为“一堂六部”),其中政事堂逐渐成为凌驾于“三省”之上的权力机构,尚书省则在权力结构中显得有些边缘化。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政事堂变成如此凌驾于“三省”之上的权力机构呢?

在隋朝及唐初,政事堂实际上设立在门下省,初衷只是尚书左右仆射、中书令、门下侍中(在隋朝称为门下纳言)召开会议的场所,并未被视作正式的权力机构。进入贞观时期,唐太宗为了强化决策机制,特意命令谏议大夫、御史大夫及一些特赐官衔的官员(如参与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都需出席政事堂的宰相会议。这样的安排使得政事堂的地位显著上升。

唐太宗扩大政事堂宰相会议的初衷在于增强监督效应,从而降低决策失误的风险。因此,很多重要的朝廷事务几乎都在政事堂的会议上进行讨论和决定。贞观末年,唐太宗更是对长孙无忌下达指令,要求其“全知三省”。如此一来,宰相们每天都需要与长孙无忌在政事堂里商讨政事,三省的大部分政务自然也随之转移到政事堂处理。

正因三省的政务基本上由政事堂来处理,加之朝廷的重大事务也在政事堂达成共识,使得政事堂逐渐演变成为朝政的决策中心。到了唐高宗的中后期,政事堂最终确定为由宰相组成的委员会,而“三省”的实际影响力逐步被削弱。不过,在这一时期,尚未确定由哪位宰相担任首席。

在唐中宗继位后,武则天为了拉拢既得利益者,特别是中书令裴炎,便将政事堂由门下省迁至中书省。中书省本就负责处理机要文书和起草发布诏令,随着宰相委员会(即政事堂)的迁入,中书省的中书令自此成为政事堂的首席宰相,权力的集中化现象愈加明显。

开元十一年(723年),唐玄宗正式将政事堂的名称改为“中书门下”(简称为“都堂”),在体制上正式承认了政事堂作为凌驾于“三省”之上的权力机构。从那时起,政事堂便一直成为朝廷中的核心权力中心,直至元朝覆灭宋朝为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好书推荐 | 热门 AI 相关... 本期精选6本2024-2025年出版的AI领域书籍,涵盖课题申报、Agent开发、办公效率提升、大模...
焦虑时代的解药:生活的困惑,书... 焦虑时代的解药 生活的困惑,书籍早有答案 在慌乱而焦虑的时代,我们被各种困惑缠绕:为什么总是感到自卑...
书籍玄空风水阳宅案例篇案例十八... 初涉易学之时,我曾埋首于《沈氏玄空学》等古籍,那些艰涩的术语与古老宅案总让我陷入困惑——如何将这些传...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 今天,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选举产生了7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增选的73名中国科...
最低零下17.9℃!陕西全省明... 今明两天 冷空气短暂间歇 11月23日起 新一股较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 周末起两股较强冷空气接连来袭 ...
卷浪弦音碰撞东方韵 陈欣予发布... 演员陈欣予,1993年11月24日出生,多年来在影视剧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演戏的道路上,陈欣予不...
再现坦赞铁路传奇 “同路朋友”... 11月2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国家博物馆了解到,为纪念坦赞铁路全线铺通50周年,“同路朋友——坦...
青瓷艺术盛会于横琴文化艺术中心... 中国日报11月21日电,11月20日,一场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艺术盛会——"千峰翠色...
原创 成... 虽然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封建王朝都是由汉族建立的,但也有一些王朝是由少数民族所建立。例如,元朝就是由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