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国在周朝历史的长河中,曾是一个重要的存在,特别是在春秋时期,尽管作为周王室的世卿,虢国最终也未能逃脱灭亡的命运。
周代的虢国分为东西两部分,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文王的弟弟虢叔。虢叔在辅佐周文王与周武王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类似于后世的萧何。因此,在武王灭商之后,虢叔负责镇守后方,提供粮草,为周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武王为了报答虢叔的功劳,将他的长子封为虢地的国君,建立了虢国,这一地区大致位于今天的河南荥阳附近。当地因有老虎出没,所以“虢”字在这里的另一层含义便是“老虎的爪痕”,因此,虢国的首都也被称为“虎牢”,象征着老虎的牢笼,可以看出虢国的建立是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
虢叔的次子则留在镐京继续辅佐周王室,而虢公在周朝的政治格局中也逐渐展现出重要地位,成为了与周公、召公齐名的周室三公之一。虢公的后代多在周朝中担任军事职务,每次周王出征,虢公的后裔总会出现在战场上。比如,周昭王出征楚国时,虢城公担任先锋,周穆王东征西讨时,虢季父都在随军出征,屡次参与重大军事行动。
直到周厉王时期,虢公长父成为了厉王的亲信,他领导成周八师出征淮夷,并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然而,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爆发,周厉王被驱逐,虢公长父也被迫离开镐京,迁至现今的三门峡一带,成为了西虢的雏形。到了周宣王时期,西虢再次得到了重用,虢季子带领军队在洛水北岸大败戎狄,斩首五百,之后虢季子举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获得了周宣王的奖励,并为此制作了白盘来纪念自己的战功,至今这块白盘已被视为国宝。
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虢国的公族始终忠诚于周王室。到了周幽王时期,虢石父成为幽王的重臣,参与废立太子、伐申国等大事。当申国勾结犬戎袭击周王室时,幽王战败身亡,虢石父也随之战死。周平王继位后,虢石父的儿子虢公翰则因为不满周平王,带领残部退回三门峡一带,正式建立了西虢,并扶立幽王的弟弟余臣为王,史称周携王。周朝进入春秋时期后,西虢的历史变得支离破碎。周携王在晋文侯21年时被晋国攻灭,此时的西虢似乎已经投降了周平王,具体情况仍然难以考证。
虢国再次出现在史书中,是在它走向灭亡之时。虢国末代君主虢公丑因为支持晋国宗室恒庄之族与晋献公发生了冲突,双方最终开战,虢国取得了重大胜利,晋献公因而对虢国的强盛感到惧怕,不敢与之正面交锋。随后,虢国击败了樊国,协助周天子平定了王子颓之乱,虢公丑因此再次被封为周王室的世卿,掌管周王的征伐事务。但随着权力的增长,虢公丑变得越来越傲慢,失去了许多大臣的支持。一位名叫舟之桥的大臣甚至认为虢国的灭亡已经是注定的,他带领家族叛逃至晋国,这为晋国最终灭掉虢国打开了大门。
公元前655年,晋国大臣荀息采取了“假途灭虢”的计策,绕过虞国,成功攻破了西虢的都城上阳,西虢最终灭亡。
与西虢不同,东虢灭亡的时间更早。当郑国迁都时,郑恒公看中了虎牢一带的地理位置,他向当地的八个国家贿赂,请求暂时存放行李。东虢所在的地区也同意了这一请求,但随着周平王的东迁,郑国逐渐占据了这一地区,郑武公更是通过战争灭掉了胡、郐、邬、舟、依等小国,最终成立了郑国,东虢也因此灭亡。
如此一来,虢国两支——东虢与西虢的历史画上了句号。虽然这两个国家的历史充满波折,但它们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仍然深深影响了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