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憾:若刘禅任他领兵,或可延国运
在三国那风云激荡的乱世之中,蜀汉的命运宛如一颗流星,璀璨而短暂。诸多因素交织,终致其走向覆灭,然细究之下,有一关键人物的命运抉择,或成扭转乾坤之机,此人便是霍弋。
霍弋之父霍峻,乃蜀汉不可多得之猛将。刘备入川时,霍峻镇守葭萌关,面对敌寇围攻,坚守一年有余,矢尽粮绝之际,仍以殊死之战退敌,其勇略可见一斑。彼时霍峻麾下兵马不过数百,却能扛住敌军一轮又一轮猛攻,为刘备争取到宝贵时间,使其得以稳固后方、调兵遣将,为日后蜀汉基业奠定坚实基础。这般战功,足见霍峻军事能力出众,绝非泛泛之辈。
霍弋承袭父风,自幼便对兵法战略耳濡目染,心怀家国大义,武艺与智谋皆在磨砺中日渐精进。成年后入蜀汉军营,行事沉稳,作战果敢,颇受军中将士敬重。姜维北伐时,霍弋虽未为主帅,却也常随军出征,于战场上洞察局势,出谋划策,展现出非凡的军事素养。
邓艾偷渡阴平,直逼成都,蜀汉朝廷上下震动。彼时成都守军并非毫无战力,只是群龙无首,人心惶惶。刘禅本就性子懦弱,又逢此危局,早已慌不择路。倘若他能摒弃私心,不计霍弋资历尚浅,力排众议将其推至守城主将之位,局面或许大有不同。
霍弋熟知蜀地山川地形,阴平小道一带的险要之处,他若提前布防,凭蜀军兵力,断不会让邓艾轻易突破。且其深谙父亲霍峻坚守之道,必能凝聚士气,让将士们同仇敌忾。邓艾孤军深入,补给艰难,面对霍弋统领下严阵以待的蜀军,纵有天大胆子,也难越雷池一步。
朝堂之上,谯周劝降之声虽盛,但霍弋定不会轻易言败。他会晓以利害,安抚百姓,组织城防守卫,让成都成为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外围援军若知霍弋主事,也会信心倍增,加速回援。内有霍弋坚守,外有援军夹击,邓艾大军即便不败,也难长久立足。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刘禅终究还是选择了投降,蜀汉至此江山易主。霍弋满心壮志未酬,徒留遗憾。后人复盘这段历史,无不感慨万千。若刘禅能当机立断,给霍弋以信任与机会,蜀汉或许能续写辉煌,三国局势亦会随之改写。那消逝的蜀汉政权,本有机会在霍弋的旗帜下,延续汉室荣光,让天下三分的博弈继续下去,而非匆匆落幕,徒留无尽的叹惋与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