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花了14年打中国,为何打印度一次放弃?印度背后到底有多恐怖
创始人
2025-09-15 12:32:19
0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字数和语义基本一致,同时丰富一些细节描述:

---

在阅读本文之前,麻烦您先点击“关注”一下,这样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带给您更深的参与感,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文丨古往奇事说

---

日军侵华持续了整整十四年,可为何对印度只发动过一次进攻便彻底放弃?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印度的战场条件太过恐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中国大陆激战十四载,但面对另一个亚洲大国——印度,日本仅打了一场硬仗后就彻底退缩,不再敢轻易涉足这片土地。

那么,为什么日本能在中国战场消耗十四年,反倒对印度却望而却步?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背后的故事。

---

日本对印度的进攻,直到1944年前后才正式展开。战争初期,日本的目光主要聚焦于中国和苏联远东地区,因为这两个战场离日本更近,战略价值更直接。相比之下,印度距离较远,日本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去打印度。直到1944年前后,日本才真正下定决心要发动针对印度的战争。

这一决策背后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日本在中国和太平洋战场屡屡受挫,已经很难取得新的战果,军国主义者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来振奋军心;另一方面,随着英国和美国联手反攻,并准备进攻日占缅甸地区,日本奉行“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的原则,决定主动出击印度,以阻止盟军推进。

---

当时日军参战的主要部队是隶属于第15军的第15、第31和第33师团。为了保证对印作战的成功,这三个师团都保持满编状态,装备也尽可能给予最优配备。

然而,正因为如此,日本人变得骄傲轻敌。英军在印度的兵力并不算多,且此前在缅甸战场上,日军一度追击英军,直到中国远征军介入才缓解压力。

因此,日本人内心瞧不起英军,这种轻敌心理让他们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补给。日军只准备了三周的补给,计划靠夺取印度城镇抢掠补给,但具体执行时,后续补给只有约15%到位,便仓促出发。

---

缅甸地区物产稀缺,日军惯于靠掠夺补给,但对穿越茂密丛林进行系统物流运输缺乏耐心和准备。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带上大量牛羊牲畜作为移动“粮草”。

日本人自诩如蒙古铁骑,认为赶着牛羊到处征战轻而易举,无需人力搬运粮草,这个想法当时令他们自豪不已,殊不知这是个极其愚蠢的策略。

起初牛羊还能被驱赶,但深入丛林后牲畜开始躁动不安,面对紧张的战场炮火,牛羊四处奔逃。暴躁的日军士兵甚至乱打牲口,反而激化了局势,结果他们没打上英军,先与牲畜斗了起来。

---

更糟糕的是,日本人赶不过牛羊,只能愤怒开枪射杀牲畜,但牛羊死后肉不能长期保存,前期日军吃掉大量肉食,后期牲畜几乎全跑光,后勤补给线瞬间崩溃。

英军则聪明撤入深林堡垒,利用地形拉长日军的补给线,自己躲进堡垒舒舒服服地吃牛排奶酪。

如果仅是粮草问题,日军或许还能坚持,但丛林作战带来的瘟疫危机迅速爆发。

这本是丛林战中的常见难题,日本人却没有充分准备——要么根本没预料到,要么知情但未做有效防护。

---

结果,大批日军病倒,雨季和洪水加剧了瘟疫传播。多达3万日军感染疟疾、伤寒等疾病,医疗物资缺乏,伤病士兵只能躺在阵地上苦等死讯。

甚至有长官为了防止瘟疫扩散,残忍地处死染病士兵并焚尸,导致军心惶惶。

尽管日军强行挺进英帕尔城下,但英军根本不愿出城决战,只稳坐城中,等待日军疲惫不堪主动犯错。日军早已无力进攻要塞,反而在城下苦苦等待时机,最终却遭遇溃败。

---

首先,第31师团团长忍无可忍,带领一个师团自行撤退。英军见日军内乱,立即乘机切断剩余日军撤退路线。

不过,英军战斗力也不理想,未能彻底消灭日军,反倒促使日本上级下达撤军命令。

这撤退命令成了日军的催命符,士兵们争先恐后逃回缅甸,途中遭受英军空袭和洪水侵袭,死伤惨重。回到缅甸后,日军已伤亡过半,剩余士兵个个神经紧绷,如惊弓之鸟。

---

结果是,负责进攻印度的第15军几乎失去战斗力,从此日本再未大规模进攻印度。

那么,为什么日军没有再次投入印度战场呢?看似英军战斗力平平,日本在中国坚持14年,理应会在印度再拼一场,但现实却不允许。

首先,1944年后日本在亚洲及太平洋战场形势急转直下,无力再调动足够兵力打印度。第15军已成废墟,无法支撑新一轮攻势。1945年日本投降,根本无力组织有效攻势。

---

当然,如果日本愿意放弃中国部分战果,将兵力调往印度,也许能再打一打。但为何不这么做?原因是攻打印度收益太低,不划算。

实际上,第15军赴印也是抱着试探态度,之前战场战绩乏善可陈,想通过打印度提振士气。但很快发现印度难以攻克且无利可图。

印度当时资源并不丰富,远不及中国广袤土地和丰富资源。日本费尽心力夺取印度,也难获得可观补给或战略优势。

从军事角度,日本或许想利用印度发起对中国的两面夹击,但翻越喜马拉雅山脉极其困难,中国军队地理优势明显,日本反倒吃亏。与其冒险,不如稳扎稳打在中国战场。

---

最后,印度恶劣的自然环境更让日军望而却步。高温潮湿的气候、漫长雨季使生存异常艰难。

对日军来说,保证物资供应本身就是巨难,更别说应对丛林中的瘟疫。缺乏医疗设施与人员,一旦疾病爆发,士兵只能听天由命。

这次惨败让日本彻底认识到,印度战场不是简单的军事行动,而是充满了后勤与环境双重灾难。

因此,日军失败后干脆放弃打印度,之后再无大规模印度进攻计划。

——完——

---

这样改写的版本,你觉得怎么样?要我帮你调整得更详细或者更简洁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湖南嘉禾几名女士在出租房卫生间... “太可怕了,太气人了,我们的隐私都没有了!” 近日,在湖南嘉禾县,几名女士合租房的卫生间内发现了一个...
原创 除... 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国。 汉水之战是常山赵子龙的又一场封神之战。 老罗还特意在这里给了原著独一份的枪法...
原创 他... 1912年1月26日,在北京西四大红罗厂街的一处府邸前,一名身着清军军官服的年轻人正在这里焦急地等着...
“冷美人”退赛,错失20万奖金 林北一手拎着柴刀,一手将一人多高的枯木枝扛在肩头,往山上临时搭的棚子走去。累了,他便顺势仰倒在地上,...
金价又跌了!瑞银却上调明年年中... 继前一日站上4100美元后,现货黄金价格又回归下跌通道。 11月21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一度下跌1%...
共获94金77银71铜!广东体... 11月21日晚,十五运会将在深圳落下帷幕。十五运会是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全国运动会,且史上规模...
永远的“明日之星”,印度光辉战... 11月21日,一架印度光辉战斗机在阿联酋航展上表演时坠毁。光辉战斗机是印度自主研发的单发、多用途第四...
陶瓷行业品质标杆 陶瓷行业品质标杆:新锦成集团 引言 在竞争激烈的陶瓷行业中,品质是企业立足的根本。新锦成集团凭借其...
原创 他...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通过张飞之口讽刺吕布为“三姓家奴”,指他反复无常。其实,在动荡的乱世中,每个人...
3年筑基,艺术外滩蔚然成风 昨天(21日),艺术外滩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全体成员大会在外滩FTC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以“艺术共生·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