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歆耕《稷下先生》:文史非虚构也可生动好看
创始人
2025-09-15 12:32:13
0

战国时期,齐国创办“稷下学宫”,以优厚待遇广纳天下贤才,将诸子学术推向巅峰,形成了“百家飚骇”、云蒸霞蔚的学术气象。

在最新创作的文史非虚构作品《稷下先生》中,作者陈歆耕以稷下学宫为全书的“轴心事件”,将笔墨伸向中华文明的源头,陈歆耕以三年的时间检索史料、实地考察,探讨了春秋战国时期稷下学宫的盛况,历史地位和影响,描画了一个个性格各异、“奋髯横议”的稷下先生形象。

《稷下先生》作者陈歆耕

作家、评论家陈歆耕十多年间致力于文史非虚构的创作,已经出版有《剑魂箫韵:龚自珍传》《蔡京沉浮》等作品。值《稷下先生》出版,“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陈歆耕《稷下先生》首发式及座谈会”在京举行。

关于“稷下学宫”的选题,《新华文摘》文艺评论版主持、编审陈汉萍谈到,稷下学宫,从年代看,诞生于中华文明的一个喷发期——春秋战国时代;从地域看,位于当时的超级强国之一齐国之都;从性质看,它办的是国家学院,议的是治国理政。稷下学宫办了150余年,是一个强大的生命体。各家学派在此讲学、论辩,碰撞出的思想火花、积攒下的精神财富,可想而知。

研讨现场

天津评论家协会主席、《文学自由谈》主编任芙康认为,全民阅读难的时代,历史写作要更符合读者的口味,以《稷下先生》为例,整部作品有一个很鲜明的叙事风格,全书不用编年体,不搞全景式,除了必不可少的稷下学宫基本面的考据,更多的是剧情式展开,模块化推送。

任芙康谈到,作者的创作理念就是“故事新编”,“用史实、人物承载史识”。比如卷二《面刺寡人》一章,讲了24个经典故事,各自相对独立完整,又存有内在逻辑联系与主题递进,串联形成总篇章。这些故事,尽管对读者来说有新有老,但放在同一个框架下、同一个主题中,加上作者文学化、当代性地进行再整合再表达,其阅读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正如同陈引驰在序言中所作点评:“稷下学宫,诸子之巅”,“栩栩小景,蔚为大观”。这样的作品,更符合当下全民阅读的习惯和要求。

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文史学者张洪水认为,《稷下先生》的作者在让作品“有意思”方面下了功夫。比如,在文学创作强调的展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方面,全书就有不少着力之处。《士贵还是王贵》一文,写齐宣王召见隐士颜斶,派出车将他专程接到朝堂相见,不料他在离君王数丈远就停下脚步,不肯前往叩拜。一边是君王的喝令:“快,快,快到寡人身边”;一边是隐士的裹足不前,坚持说:“请大王向前,到我面前来。”形成互不相让的局面……这样富有意味的矛盾冲突,让读者调动想象力,产生代入感。

书影

“还比如,写作要求见人见事见思想,《稷下先生》中也有许多让人读了眼前一亮的金句。卷三《巅峰对决》,几乎每一篇故事的标题都暗含思想性,如‘救嫂溺的手救不了天下溺’‘书生的琴瑟弹不进君王的耳朵’‘水之向下犹如人之本善’‘性本恶,其善伪也’等等,读到便是一种思想启迪。”张洪水谈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科普丨身上突然冒出的小红点是啥... “洗澡时突然发现腿上长了几个小红点,摸起来有点凸,这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 “刚三十岁就长‘老年痣’...
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获悉,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发布关于暂停浙...
福建舰刚过台海,美英舰队24小... 中国航母前脚穿越海峡,美英战舰后脚就跟进挑衅!台海局势一夜升温,背后竟藏三重博弈?东部战区行动背后,...
统计局谈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主... 记者 辛圆 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8月份,全...
被撤职6年后,姜青山官宣落马 山东省纪委监委9月15日消息,烟台市原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局长姜青山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山东...
一声巨响,胡塞以导弹为证:卡塔... 2025年9月13日,沙特防空系统成功拦截了一枚也门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射的导弹,然而,这起事件却恰如...
航班飞行中旅客突发心脏不适,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邓超 通讯员 孔明悦 9月11日下午,济宁大安机场各岗位积极协作、密切配合、紧急...
一图读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 点击链接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全文 来源:司法部、中国法治实践
原创 张... 在一个深陷苦难的社会里,人民的期望便是盼望着一个能改变现状的救世主出现。东汉末年正是这样一个充满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