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陕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老蒋为了限制八路军的发展,设定了一个仅有三个师的编制,这使得许多原本担任高职的干部不得不降级。杨成武便是其中之一,从红一师政委降职为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团长。当时,独立团的兵力仅有一千余人,并且这个番号在国民政府眼中并不被承认。为了确保能够顺利前往抗日前线,杨成武想出了一个办法——将独立团和李天佑的部队混编,这样才得以顺利通过黄河,投入战斗。
在敌后战场上,杨成武迅速展示出卓越的指挥才能。 他带领部队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成功收复了包括涞源、灵邱、易县和蔚县在内的七座县城。原本只有一个团规模的独立团,通过不断的战斗壮大,最终发展到三个团的规模,同时还扩充了特务营、骑兵连、通信连、炮兵连和工兵连,兵力一度超过了7000人。如此庞大的力量显然不再适合继续以“独立团”命名,因此,独立团被迅速扩编为八路军独立第一师,杨成武也升任为师长。
此时,从职务上看,杨成武已经与贺龙、刘伯承等人并列, 这足以证明他的指挥才能和军事眼光。在不久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正式成立,杨成武被任命为一分区司令员。在此职位上,他带领部队屡战屡胜,接连击败日伪军,尤其是在黄土岭的战斗中,他亲自指挥部队击毙了日军名将阿部规秀。这一战的胜利让日军深感羞愧,为了报复,他们组织了多次重兵围攻一分区,但每一次都被杨成武率领的部队成功粉碎。
1941年8月,敌人再次调集重兵对一分区发起了围攻。 当时,战斗力最强的老一团正执行任务,并未归队,杨成武手下的兵力不足以进行正面防御。为了避免与敌人正面冲突,他巧妙地把主力部队派到敌人后方,袭击其仓库和补给线,而自己则带领着30余人的指挥部向涞源一带转移,身边只留下三个连的部队负责保护安全。
当时,杨成武的司令部设在北娄山的一位老乡家中。 眼看日军大部队即将逼近,大家都忙着转移,然而杨成武的房东却显得不急不躁。参谋长黄寿发以为房东有什么困难,便过来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没想到,房东却表示:“我们全家都商量好了,哪儿也不如跟着杨司令安全,所以我们就跟着他一起走。”听了这番话,黄寿发哭笑不得,因为一分区那么多干部都无法与司令部一同转移,没想到房东竟决定带着全家跟着杨成武走。
黄寿发稍微犹豫后,向杨成武汇报了这个情况。 然而,房东似乎认为自己做的决定相当明智,开始向邻居们透露这个想法。结果,邻居们纷纷决定一起跟着杨成武转移,甚至不顾地保密。很快,原本只有少数人的行军队伍,迅速壮大,越来越多人加入,最终导致整个队伍的行进速度大大减慢。更为严重的是,人群的聚集很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同时其中也有可能混入敌人的奸细。
面对突如其来的局面,杨成武毫不犹豫地决定带着这些老乡继续前行。 转移途中,又有不少逃难的老乡加入其中,杨成武还是将他们一并带上。最初的一段路程还算顺利,但不久后,杨成武逐渐察觉到不对劲——无论自己走多么偏僻的小道,总有一股敌军的踪迹始终紧随其后,无法甩脱。
杨成武敏锐地意识到,一定是有奸细混在了跟随自己的老乡队伍中。 当部队行至蝙蝠岭时,他决定稍作休息,并暗中观察队伍。很快,一名衣衫褴褛、装作乞丐的人引起了杨成武的怀疑。岳北一带正遭受严重灾荒,民众普遍食不果腹,连杨成武都只能靠粗糙的窝头和野菜为生,但这名乞丐却面色红润,且在走路时明显不显疲惫,反而在坐下时大口喘气,这与乞丐的模样格格不入。
杨成武决定对这名乞丐进行试探, 于是让警卫员拿出一个窝头递给他。乞丐接过窝头后感激不已,但仅仅咬了一口便立刻吐了出来,明显无法下咽。杨成武见状,心中已经确定了他的嫌疑,并直接指着乞丐说:“你就是奸细!”随后,部队从这名乞丐的包裹中搜出了大量白面馒头和小米,这些物资显然不是一个普通逃难者所携带的。无可辩驳的事实让奸细最终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通过抓住这一奸细,杨成武不仅打破了敌人对自己部队的监视, 还顺利地摆脱了日军的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