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被李世民称为一面镜子,据传死后三天竟然被李世民砸了墓碑,原因是什么?
创始人
2025-09-14 12:02:59
0

大唐帝国是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上的少有的强盛王朝,其疆域极盛时期远至波斯,是唯一一个成功将手伸到遥远的阿拉伯地区的中原王朝。而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有一个非常有野心也非常有能力的儿子,他就是李世民。

李世民虽然靠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夺得了皇位,不过相比于他执政时期在民生以及政治上的丰功伟业,这种大逆不道的问题也已经不是问题了。李世民的执政时期,年号贞观,由于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兵甲齐备,国家实力年年上升,大唐的国际地位也连年攀升。正是一个风虎云龙、万国来朝的强盛时期。所以,这段时间被历史学家称之为:“贞观之治”。李世民手下的宰相魏征为贞观之治的促成起了不少作用。然而魏征死了三天之后,李世民却让人把他坟刨了,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魏征劝谏太过直接,李世民受不了吗?毕竟是真命天子,不在一人之下,却是在万人之上的。然而却被魏征天天当个小学生一样耳提面命的教训。不过这个可能有点小。

魏征可以说是大唐盛世中,为数不多的清正好官。民间传说,他在死后,因为刚正不阿被天庭认命为了地府的判官。这比较类似于之后的包拯包青天,白天审人晚上判鬼。只不过魏征是死后成为的判官。西游记也写到,魏征曾经在李世民梦中斩黄龙为其续命。可见其民间声望也不低。

他为什么为数不多呢?因为只有他敢直面皇帝,直言劝谏。李世民有什么做的不好,他指着李世民鼻子骂,口水都能喷到李世民的脸上。在魏征生前,几乎天天上朝都是这么对李世民,李世民如果受不了那早就受不了,活着就把人千刀万剐了没必要等魏征人都死了再去刨坟啊。

有人可能觉得李世民不在魏征生前杀魏征是因为他在意名声。但是,李世民要是能在意名声,他就不能作出杀自己亲哥哥,逼自己亲爹退位自己去做皇帝的玄武门事变了。这种大逆不道难道不是对名声最大的影响吗?可是你们看人家在乎吗?不在乎。毕竟他的伟绩足以抵挡一切流言蜚语。

那么,李世民为什么要刨魏征的坟墓呢?

有这样一种说法,因为当时魏征上朝劝谏李世民的时候,都是提前写好劝谏文章的。所以有人说,就是李世民曾听闻魏征曾经把劝谏自己的文章,拿给当时在宫廷中记录历史的史官褚遂良去看。有些人可能觉得这没什么,但是这褚遂良是负责记录历史的啊。

再加上李世民老年的时候已经不再像他年轻那样英明神武、气度宽宏,有些多疑,他就怀疑魏征之所以那样死命劝谏自己并非自己所想那样为国为民,可能是故意如此,然后为了让史官记录下来这件事,图一个所谓:“青史留名”。

这要是李世民在年轻的时候或许也不能这样想,因为谁会冒着杀头的风险天天去跟皇帝劝谏就为图一个清正的名声记录下来然后流芳百世呢?毕竟这个风险太大。

然而李世民可能觉得魏征吃定了他是个明君不会轻易大动肝火,所以就放心的劝谏,能留下一个好名声,也能让君王觉得自己不畏强权,只为天下苍生。实际上这个猜测有些夸张了,怎奈魏征已死,也没法辩驳什么。

越想越气的李世民就刨了魏征的坟墓,当然,后来又加以修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英刚在北京谈完,不到24小时... 中英商贸谈判刚结束,英国制裁大棒就砸过来,他们想干什么?对于这种“两面三刀”的国家,中国跟他们交往有...
一往无前!大学新生星夜行军40... 这些天,多地高校的新生军训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一些大学在夜间组织新生进行行军综合演练,锻炼意志力,铭刻...
原创 叶... 1971年某一天,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的韩先楚,专程前往北京汇报军区的工作。到了下午,他特意前来拜访叶...
原创 北... 在经历了长达近百年的战乱之后,中华大地终于迎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尽管许多历史学者并不认为北宋真正...
原创 夏... 在东西方文化的交锋中,中华文明悠久且灿烂的五千年历史,常常遭遇西方学者的质疑与误解。尤其是一些西方学...
女子从43楼抛下行李箱称“没拿... “我没有丢下这个行李箱的意思 我只是没拿住!” 李某狡辩 自己失手从高处掉下的行李箱 并未砸到人 怎...
盘点隋唐小说中的最强坐骑,李元... 你知道在隋唐宇宙中,谁的坐骑最强吗? 在隋唐系列中,只要是能排得上号的战力基本都拥有一匹宝马,而这些...
原创 唐...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回想唐朝开元盛世时期,连偏远的小城市也有着万户人家,百姓们安居乐...
原创 史... 在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这样不仅能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也能让您感受到更多与...
原创 刘... 中国有句古话:“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不仅是在讲述战争的残酷,也反映了一个将领如何从无名小卒成长为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