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探秘呈贡天子庙古墓群 寻根滇文化
创始人
2025-09-14 12:02:45
0

6月14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意识,6月13日,昆明市呈贡区斗南街道在小古城社区的天子庙小广场开展2025年“探秘天子庙古墓群,寻根滇文化”主题活动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特别活动。呈贡区及斗南街道相关部门、学校师生代表、社区居民代表等近百人参加。

...

活动现场,通过考古专家现场分享、现场研学体验、展览展示等形式,向学生及公众普及天子庙古墓群的历史文化与考古成果,提升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意识,激发大众对考古与历史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此次活动不仅向学生和公众普及了天子庙古墓群的历史文化与考古成果,提升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意识,还激发了大众对考古与历史文化的兴趣,更为斗南街道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场丰富的研学之旅,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

天子庙古墓群AI视频

复原千年滇史风华

天子庙古墓群历经五次考古发掘,225座墓葬的清理填补了云南青铜文化战国中叶的空白。其中,41号墓是昆明地区发现的滇墓中年代最古老,规格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特大型竖穴土坑椁墓,出土器物最多。41号墓出土的“巫师纹铜鼎”“五牛盖铜筩”等国家级文物,是天子庙古墓群最具代表性的考古发掘成果,承载着古代滇池地区农耕文明的原始崇拜与文化交融的密码,更记录着滇文化与中原文明、周边族群的交流互鉴。这些考古成果不仅是学术研究的瑰宝,更是滋养当代文化自信的源泉。

活动现场,播放了斗南街道和小古城社区为此次活动专门制作的天子庙古墓群AI视频《青铜后记》。该视频总长3分31秒,以41号墓出土的“巫师纹铜鼎”的巫师形象带入故事,借用A I趣味复原的方式对小古城天子庙片区的古滇文明进行片段性展示,通过插画的视觉叙事,揭示在古滇人的宇宙观中,巫师不仅是仪式的执行者,更是连接现实与超自然的“活态密码”。

视频的每一幅画面都是解码古滇文明的钥匙,让沉睡的历史记忆在色彩与线条中重新呼吸。让现场参加活动的人们穿越时空,感受小古城片区沉睡千年的古墓群如何见证滇文化的兴衰变迁。

考古专家权威解读

点燃滇史探索热情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杨帆,是1997年带队参与天子庙古墓群考古发掘的专家,也是滇文化研究的权威学者。活动当天,他在现场详细讲解了古墓群的发掘过程、历史年代及文化内涵。专业的解读和的生动详实的分享,激发了大家对天子庙古墓群的好奇,纷纷举手提问。

这些古墓的主人是谁?您对哪座墓葬印象最深?为什么这边会有这么多的墓地?哪件文物出土时最完整?这些墓葬群一共出土了多少件文物?怎么平衡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天子庙出土的文物对滇文化有什么影响……现场大家的提问一个接着一个,杨帆耐心细致地一一回答。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天子庙古墓群专题展区,利用图文展板呈现天子庙古墓群的发掘历史、墓葬结构、重要考古发现等信息,搭配生动的文字描述和高清图片,让居民直观了解古墓群的基本情况。同时,现场还展示了十件天子庙古墓群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的样品,十件样品用陶土按1:1的比例烧制,每件展品旁搭配详细说明牌,介绍文物的用途、文化意义以及在古代生活中的作用,让居民深入感受古代文化魅力。

目前,天子庙古墓群考古发掘的代表性文物在昆明市博物馆集中展呈,若想一睹呈贡天子庙古墓群出土文物的瑰丽风采,探寻小古城片区古滇文明的灿烂文化,不妨走进昆明市博物馆一楼展厅的青铜文化精品展。在这里,一件件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物,将带您穿越时空,近距离领略滇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彩陶与童心共舞

对话千年古滇文明

当彩陶泥的质朴与童真妙想相遇,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悄然上演。在与考古专家深入交流、解开心中疑惑后,呈贡区第三小学的35名学生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互动体验环节,他们将用双手触摸历史,感受古滇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昆明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瓦猫代表性传承人罗皓杨化身“历史引路人”,以10件出土文物按1:1比例烧制的陶土样品为蓝本,结合生动讲解,将孩子们带入神秘的古滇王国。

讲解刚结束,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投入创作,宛如一群专注的小工匠。他们围坐在桌前,手中的彩泥在揉、捏、搓、压间不断变换形态。有的同学小心翼翼地塑造双耳鼓腹釜圆润的腹部,有的同学专注地刻画鹰头形圆形扣饰上鹰的锐利眼神,还有的两两合作,互相帮忙调整陶品的形状,现场气氛热烈又充满童趣。

李颖诺同学制作的“巫师纹足鼎”格外引人注目,获得在场师生一致称赞。她凭借细致观察与精心雕琢,让彩泥陶品栩栩如生。“巫师纹足鼎特别有代表性,造型精致又独特,老师介绍时我一眼就喜欢上了,所以专门请教老师,用彩泥把它做了出来。”李颖诺分享道,眼中满是自豪。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形态各异的彩泥陶品新鲜“出炉”。虽然作品稍显稚嫩,却凝聚着孩子们的心血与创意,每一件都是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与真挚热爱的体现。

作为土生土长的小古城人,祁楚潼同学难掩兴奋:“以前都不知道我们小古城社区有天子庙古墓群,今天听老师介绍太震撼了!真没想到这里出土了这么多文物,我要让妈妈带我去看看真品,古人太厉害了!”

五次考古发掘

225座墓葬揭秘古滇文明面纱

天子庙古墓群,位于呈贡区斗南街道办事处小古城社区东北约1500米处天子庙周边,核心区域的墓葬年代为战国、西汉时期,是云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子庙源自一所古庙,汉代以来,为纪念先帝,当地人在此建造景帝宫,其后斗转星移,几经重修,留存至今。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当时的生产队在天子庙附近改土造田以及周围群众挖土平地,致使地下埋藏的一些青铜器被掘出土。1975年2月,根据废品收购站提供的线索,考古工作者在天子庙进行了实地调查,确定此处为滇文化青铜墓地,于是拉开了考古发掘的序幕。

天子庙古墓群面积约5000平方米,先后五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225座。

1975年-1992年,省、市考古工作者先后四次发掘,共发掘滇文化竖穴土坑墓85座,出土各类随葬品近千件。清理的主要是青铜时代的墓葬,是研究滇池地区青铜文化的重要资料。其中,以1979年的发掘最具代表性,当时共发现墓葬44座,包括2座属战国中期,12座属战国晚期,另外30座属西汉早期。出土随葬品500余件,分为青铜器、陶器、漆器、玉石玛瑙器。

2011年-2012年第五次发掘清理墓葬140座,出土各种质地随葬品400多件。此次发掘的汉代砖室墓、明清火葬墓及土坑墓,为该墓地古代文化的延续性研究,以及相关学术问题的对比性研究,提供了一批更为丰富的原始资料,特别是汉代画像砖室墓的首次发现,不仅填补了云南汉文化考古资料的空白,也为滇池及其周边地区汉墓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如果说晋宁石寨山王族墓地的发现建立了滇文化研究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方向,那么,呈贡天子庙古墓群作为石寨山文化早期类型对构筑滇文化的年代序列,揭示滇文化的性质、起源具有重要的作用。

天子庙古墓群考古发掘大事记

一九七五年

1975年3月25—29日,根据废品收购站提供的线索,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联合呈贡县文化馆,对天子庙连片的滇墓进行了初步发掘,共发掘9座古滇时期的墓葬。经过初步研究,确定此处为滇文化青铜墓地。

一九七六年

1976年2月6—15日,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再次前往清理,又发掘几座古滇时期的墓葬。

一九七九年、一九八〇年

1979年12月4—1980年1月22日,昆明文物管理委员会抢救性发掘了44座滇墓。其中,41号墓的是昆明地区发现的滇墓中年代最古老,规格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特大型竖穴土坑椁墓,出土器物最多,并有人殉现象。该墓出土随葬品310多件,贝1500件,绿松石数以万计,出土了具有明显中原文化风格的巫师纹铜鼎、具有浓厚岭南百越文化色彩的五牛盖铜甯,以及造型十分奇特的双钺形铜戈,与晋宁石寨山文化略显不同。从年代上看,在云南青铜文化发展系列中,缺了战国中叶这一环,而天子庙古墓群正好补上了这一环,由此可认为天子庙古墓群的发现,在滇文化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九九二年

1992年6月16—26日,昆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考古发掘共清理战国至清代墓葬、遗迹17座,包括战国墓1座、南诏圆形灰坑12个、清墓4座。

6月29—7月11日,清理天子庙战国墓地遗留部分,共发掘滇墓葬23座,出土物包括青铜器20多件、陶器90多件、漆器和一些绿松石。

8月24—31日、9月5日,勘探天子庙附近一处加油站工地,发掘战国滇墓2座、南诏圆形灰坑4个及元、明遗址。

二〇一一年、二〇一二年

2011年11月—2012年4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呈贡天子庙墓地核心区域外的西北部和东部范围的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了墓葬140座,包括汉代土坑墓3座,砖室墓5座,明清土坑墓94座,元明火葬墓38座,另外清理沟3条,灰坑6个,出土各种质地随葬品400多件。

来源:都市时报

文字:全媒体记者 林霞 刘巧红 李昊

图片:杨安迪

编辑:汤维

审核:赵茜

二审:钟玲

终审:彭德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杜... 在国际法庭的光环下,杜特尔特的命运渐渐浮出水面。提到这个名字,我们会联想到菲律宾那段激烈的禁毒战争,...
255.3环!16岁小将彭鑫露... 在刚刚进行的射击世界杯宁波站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中国16岁小将彭鑫露以255.3环打破世界纪录、...
中非经贸博览会多维赋能 释放合... 中新网长沙6月16日电 (记者 鲁毅)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内,激越的非洲鼓点、醇厚的咖啡香气与柔韧皮革气...
原创 子... 蜀汉最后的孤勇者:魏延——被时代绞杀的战略天才 建安十六年(211年),当刘备率军西进益州时,魏延还...
原创 日...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师团长小川一郎率领部队进攻八路军。当他们经过卧牛谷时,突然看到了一块木牌,上面用...
原创 忽... 公元1251年夏天,在蒙古的根本之地怯绿连河,17岁的海都亲眼看见自己窝阔台家族的70多个家人,被新...
人类历史上的测谎技术简史 多普勒放大器 / 图片来源:glacial23,Wikimedia Commons 迄今为止关于谎言...
进香河、小西湖、信府河……南京... 全文共2775字 | 阅读需6分钟 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时代的遗痕...
原创 被... 你听过那个让整个中国都为他鼓掌的“舟舟”吗?90年代末,一部名叫《舟舟的世界》的纪录片,迅速火遍了全...
红军翻越夹金山九十周年,四川宝... 封面新闻记者 杜卓滨 6月14日,《雪山丰碑1935——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连环画首发推荐活动在四川...